[实用新型]一种经高级气道气管内给药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16414.9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7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柏松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蔡仲德 |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接头 给药 气管 给药导管 雾化接口 本实用新型 呼吸机 喉罩 气道 螺纹连接管 液体小颗粒 连接气管 气管导管 药物吸收 打散 出口端 固定件 入口端 导管 低氧 喷入 伸入 雾化 穿过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高级气道气管内给药的装置,包括三通接头、给药导管和雾化接口,三通接头的A端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呼吸机,B端连接气管导管或喉罩;给药导管入口端连接雾化接口,出口端伸入三通接头的C端并穿过气管导管或喉罩内部后伸出,给药导管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三通接头上。本实用新型可精确高效的将药液喷入气管内,给药过程中无需暂停呼吸机,不会加重患者低氧,适用于多次反复气管内给药,雾化接口可将药液迅速打散成雾化的液体小颗粒,有利于药物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高级气道气管内给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气管内给药是将某种药物直接注入气管内的给药方式,现有的气管内给药装置主要有以下用途和优势:
1.作为急诊抢救的给药方式,用于心跳骤停后的心肺复苏抢救:大多数病人心跳骤停后难以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因此气管插管后气管内给药是公认的最快速有效的给予抢救生命的给药方式。
2.作为局部给药方式,用于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及哮喘急性发作时抢救治疗:当患者发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及哮喘急性发作时最有效的药物是β受体激动剂,但是如果通过静脉给药不仅起效慢而且全身副作用明显,通过气管导管直接气管内给药可快速将β受体激动剂送入气管和肺内,从而缓解症状改善通气。
目前气管内给药方式主要建立在高级气道经插入气管内的导管将药物溶液注入,但这样的给药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有效到达患者气管内的药量无法估计:成人高级气道的气管导管是一条长约30cm内径约为7.5mm的硅胶管,经其给药会有部分药液附着于导管内壁上而没有达到患者气管内,但此部分无效药量还无法获知具体数值,存在药量不足或过量的风险。
2.给药过程需暂停呼吸机给氧过程,加重患者低氧血症: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后,需尽快建立高级气道并使用呼吸机正压给氧通气,缓解呼吸心跳骤停所致的低氧血症,但实施气管内给药时需要暂停正压给氧,待给药完毕后再继续,此过程容易造成患者进一步低氧。
3.给入气管内的药物多为液体,不易吸收且作用范围较小:药物溶液注入气管后主要集中于主气道,少部分可达到左右支气管,吸收面积有限;如果能快速加压将药液雾化喷入气道,并复合正压给氧过程,那么将有效提高药物作用吸收的面积,从而加速起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高级气道气管内给药的装置,该内给药装置可精确高效的将药液喷入气管内,给药过程中无需暂停呼吸机,不会加重患者低氧,并可将药液迅速打散成雾化的液体小颗粒,有利于药物吸收。
一种经高级气道气管内给药的装置,包括三通接头、给药导管和雾化接口,三通接头的A端连接呼吸机,B端连接气管导管或喉罩;给药导管入口端连接雾化接口,出口端伸入三通接头的C端并穿过气管导管或喉罩内部后伸出,给药导管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三通接头上。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经高级气道气管内给药的装置在使用时,当给药导管的刻度深度超过气管导管或喉罩长度,其药物出口端已经进入主气道或左右主支气管时,通过固定件可以固定给药导管,雾化接口可与注射器连接,注射器内的药液推入雾化接口后,液态的药液即可形成雾化药物,雾化药物经过已经固定好的给药导管出口端准确的将药物送入主气道或左右组织气管,在此过程中,呼吸机用于患者急救时持续正压给药,正常对患者进行通气,呼吸机正压给氧同时喷入的雾化药物,借助正压给氧的弥散力,将雾化的药液最大限度的带入人体各级气道。
进一步地,三通接头为Y型三通接头,其上端两接头分别连接呼吸机和固定件,下端接头连接气管导管或喉罩,Y型三通接头更利于呼吸机的正压给氧将雾化药物带入各级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柏松,未经赵柏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6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式高效妇科清洗装置
- 下一篇:水素水手持补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