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5610.4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孙辉;吴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普电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2;H01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鼠虫 叮咬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
背景技术
光伏电缆是为太阳能发电厂或光伏发电设备提供电力传输的产品。我国最近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给国民敲响了警钟,特别是最近雾霾天气的频繁“光顾”,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社会也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通过研究对环境污染最大的就是化石燃料的使用,煤和石油的燃烧造成的污染占污染总量的90% 以上,在国内为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太阳能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被我国当作重点的新能源发展方向,最近几年在太阳能的投资不断加大,太阳能电厂也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在很多地方由于太阳能发电厂环境恶劣,对为之配套的光伏电缆要求也不断提高。
众所周知,由于太阳能采集处于野外且部分电缆埋在地下,因而电缆受到生物侵袭的几率很大,尤其是啮齿类动物老鼠以及地下的白蚁等,对于电缆安全是一大隐患,现有的电缆防鼠虫叮咬通常的做法是在绝缘或护套料中加入辣味剂或对鼠虫有刺激性的物质,由于老鼠和虫类的嗅觉通常都比较敏感,因而这种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鼠虫远离,因而达到防止鼠虫叮咬的效果。然而无论上述那种方式,添加剂对于电缆料而言毕竟是一种杂质,在一定程度会影响电缆料固有性能且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其能够有效防止地埋式光伏电缆的鼠虫叮咬,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体、隔离层、绝缘层、屏蔽层、防水层、套设在所述防水层外部的具有中空腔体的护套管、以及包覆在护套管外部的钢丝铠装层;
所述护套管的中空腔体在轴向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地设置有挡圈以将护套管内的中空腔体划分成多个密封腔体,每个密封腔体均通过连接管而与外部的储气罐连通;
所述储气罐内储存有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内盛放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精油。
进一步地,每个密封腔体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一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电性控制与储气罐连通的引风机的开关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为聚酯无纺布阻水带。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管的密封腔体内沿轴向方向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支架,每个加强支架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管由PVC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连接管之间的距离在30-50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延伸出所述钢丝铠装层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中空腔体的护套管,可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该腔体中,从而可对鼠虫叮咬起到很好的防止效果;
2.与现有技术的放置固定驱虫物料相比,气体可更加易控制,可定期更换不同气味的气体,防止鼠虫对同一气味免疫或者适应;
3.本实用新型的最外层为钢丝铠装层,对鼠虫叮咬起到进一步防护,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的部分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导体1;隔离层2;绝缘层3;屏蔽层4;防水层5;护套管6;钢丝铠装层7;挡圈8;密封腔体9;连接管10;加强支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考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鼠虫叮咬的光伏电缆的部分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普电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普电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5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限续接咖啡杯套
- 下一篇:一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