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吸氧管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5337.5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麦迈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碗形件 吸氧管 碗口 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 医用吸氧管 收纳 收纳装置 动配合 端边缘 碗体壁 鼻塞 插孔 绕管 外界环境污染 吸盘 操作口 放置槽 贯穿 缠结 内壁 取下 取用 通管 外壁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吸氧管收纳装置,由第一碗形件和第二碗形件、绕管轴、连接轴、鼻塞放置槽和吸盘构成,所述第一碗形件的碗体壁上设置有贯穿碗口端边缘的操作口,第二碗形件小于第一碗形件且第二碗形件碗口端端部的外壁尺寸与第一碗形件碗口端端部的内壁尺寸为动配合,第二碗形件碗体壁上设置有贯穿碗口端边缘的通管口,所述绕管轴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连接轴组合的插孔,该插孔的孔径与连接轴的直径为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在患者暂时取下吸氧管时对较长的吸氧管管线进行收纳,管线不易被外界环境污染,且有效防止吸氧管鼻塞处的污染,同时保障吸氧管的管线收纳取用时不易缠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吸氧管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临床上的患者常需进行氧气吸入,通常都是将医用吸氧管的连接端与供氧设备连接后将吸氧管鼻塞一端供患者使用。吸氧作为一种长时间辅助治疗行为,患者常会在吸氧期间进行外出检查或其他活动,因此需要取下吸氧管,但吸氧管一般都较长(>1米),通常取下后的吸氧管散落在病床上、床旁桌上或者是地上,容易使得吸氧管的鼻塞处受到污染,同时散落的吸氧管管线容易绊倒他人或物品、设备,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520457409.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有吸氧管收纳装置的氧气湿化瓶,将吸氧管收纳装置可拆卸式连接在湿化瓶本体上,可以对吸氧管起到收纳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时其仅能固定在氧气瓶或湿化瓶等供氧设备上,使用较为不便,在收纳吸氧管时,仅是将吸氧管简单缠绕在暴露在外的绕线轮环形槽内,且该绕线轮凸出于湿化瓶瓶身,在未收纳吸氧管及收纳吸氧管后仍有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风险;又例如申请号为201520967812.3的专利中公开一种吸氧管道收纳袋,直接将吸氧管整个放置在收纳袋中,防止吸氧管受到污染,但是吸氧管的管线易在袋中缠结,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吸氧管收纳装置,在患者暂时取下吸氧管时对较长的吸氧管管线进行收纳,管线不易被外界环境污染,且有效防止吸氧管鼻塞处的污染,同时保障吸氧管的管线收纳取用时不易缠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吸氧管收纳装置,由第一碗形件和第二碗形件、绕管轴、连接轴、鼻塞放置槽和吸盘构成,所述第一碗形件的碗体壁上设置有贯穿碗口端边缘的操作口,第二碗形件小于第一碗形件且第二碗形件碗口端端部的外壁尺寸与第一碗形件碗口端端部的内壁尺寸为动配合,第二碗形件碗体壁上设置有贯穿碗口端边缘的通管口,所述绕管轴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连接轴组合的插孔,该插孔的孔径与连接轴的直径为动配合;
绕管轴固定在第一碗形件碗底的内壁上,其中心线与第一碗形件的中心线重合,所设置的插孔朝向碗口的方向;连接轴固定在第二碗形件碗底的内壁上,其中心线与第二碗形件的中心线重合;鼻塞放置槽固定在绕管轴上且靠近第一碗形件碗底内壁,吸盘固定在第二碗形件碗底的外壁上;
组合时,第二碗形件的碗口端端部插入第一碗形件碗口端端部,连接轴插入绕管轴设置的插孔内,通过转动第一碗形件或第二碗形件使第一碗形件碗体壁上设置的操作口与第二碗形件碗体壁上设置的通管口相对应。
所述绕管轴的长度小于第一碗形件、第二碗形件组合后两碗形件碗底内壁之间的间距,且第一碗形件、第二碗形件组合后两碗形件碗底内壁之间的间距与绕管轴的长度之差不大于0.5mm,绕管轴所设插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连接轴的长度。使得第一碗形件、第二碗形件在组立状态下,绕管轴的端部与第二碗形件碗底内壁之间仅有一微小间距,防止管线被夹在绕管轴与第二碗形件碗底内壁之间。
所述第一碗形件碗体壁上设置的操作口为U形口,该U形口的宽度为6cm~8cm,深度为5cm~7cm。
所述第一碗形件碗底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操作槽。
所述第一碗形件的碗体外壁上还设有标签贴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5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双接头与减压阀的氧气袋
- 下一篇:喉罩及辅助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