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4634.8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史婉丽;严登华;翁白莎;秦天玲;王浩;付意成;刘佳;游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环境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环境监测越来越受到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视,但现有水环境检测设备大多是固定在放置点进行取样监测,不能根据需要对一个区域的水质进行连续大范围的监测;同时监测的内容也受设备限制,通常需要监测新的参数时,需要使用新的监测设备;而且现有水环境监测设备需要靠内置电源供能,因为需要定期对设备充电,造成监测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中断;另外,对水位的监测和水下深度变化的监测,通常也被设置在不同的装置上,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水中自由移动、根据需要监测相应数据和图像参数,并能够自行充电的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下部前端设有超声波水深仪,外壳的两侧设有摄像模块,外壳的上部设有GPS通信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板;外壳内部腔体上部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下端穿过外壳底壁;电动推杆延伸出外壳的端部通过螺钉连接有监测模块,电动推杆位于外壳内部腔体的端部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外壳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螺旋桨,在外壳内部腔体下部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向驱动螺旋桨的电动机提供动力的供电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驱动电机和供电模块连接;超声波水深仪、摄像模块、GPS通信模块、驱动电机和电动机均与位于外壳内部腔体的控制模块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超声波水深仪、GPS通信模块、驱动电机和电动机均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摄像模块与图像处理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数据处理器通过吊臂与外壳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外壳与电动推杆连接处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图像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外壳顶壁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摄像模块能够通过摄像头监测记录水面的图像信息;超声波水深仪能够监测水体深度的变化;数据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能够收集监测模块和摄像模块获得的监测数据;监测部件可根据需要安装和拆卸监测模块,使得可监测的参数根据需要变动。
电动推杆连接监测模块,使得监测水体的范围从水面到水面下一定深度,提高了监测了全面性;密封圈与外壳的组合,避免外壳内的数据处理器与电动机等遇到浸水等问题;外壳后侧两端的螺旋桨能够推动装置前进,单侧转动时则能使装置转向。
外壳上部设有GPS通信模块,能够实时向监测站传输图像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获得的数据,并接受指令,通过调整螺旋桨对应电动机的工作,进而调整装置运动的方向;外壳内下部的供电模块能够给电动推杆的电动机、数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监测模块、摄像模块和螺旋桨提供运动所需电能,外壳上部的太阳电池能够为供电模块及时地补充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的外观示意图。
其中,1、GPS通信模块,2、太阳能电池板,3、吊臂,4、电动推杆,5、数据处理器,6、外壳,7、螺旋桨,8、密封圈,9、监测模块,10、图像处理器,11、摄像模块,12、供电模块,13、超声波水深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多功能水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外壳6,外壳6的两侧设有带有摄像头的摄像模块11,摄像模块11能够通过拍摄水面的图像,获取必要的水面环境信息;外壳6的底部两侧还设置能够监测深度变化的超声波水深仪13,能够对河流等水体的深度进行监测并记录;超声波水深仪13和摄像模块11均与位于外壳6内部腔体的控制模块连接。
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和图像处理器10,数据处理器5位于图像处理器10上方,并与超声波水深仪13和GPS通信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图像处理器10与摄像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4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集成的车载障碍物检测和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水下探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