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12962.4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0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礼维;邱春华;赵建文;王晓堂;王文文;李志强;元晓东;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刘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土工试验和无机结合料试验的脱模器。
背景技术
脱模器在土工试验及无机结合料试验中运用广泛,特别在土工和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后需要快速脱模,检测试件含水率,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试件成型时一般2~6h后需要脱模。
目前市场上脱模器均是反推向上将试件推出,使用的电动液压脱模器体积庞大,需要独立占用空间,设备造价高,或者手动脱模器力量较小,使用手动千斤顶效率低,行程不足等情况,造成脱模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易于操作、脱模效率高、适用性强、安全环保,且可与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套使用的脱模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模器,包括脱模装置、下压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筒状的脱模桶,以及设置于脱模桶顶部的配套垫板,配套垫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试件的开孔;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直径与试件尺寸配合的配套压头,配套压头上固定有压杆;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脱模桶内的缓冲板,缓冲板外缘固定有下弹簧拉柄,下弹簧拉柄从设置在脱模桶下沿至中部的纵向槽伸出,脱模桶外壁设有上弹簧拉柄,上弹簧拉柄位于纵向槽上端一段距离,其与下弹簧拉柄间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两面均设有缓冲橡胶。
更进一步的,所述配套垫板和下压装置为多套,以适用不同的试件和试模。
更进一步的,所述配套垫板上的开口为阶梯口圆洞。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上端还固定有自由加长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与缓冲板结合,脱模时试件与缓冲板接触时由弹簧拉住缓冲板,可防止试件突然下坠,试件被摔坏;缓冲板上面缓冲橡胶与试件接触,大大减少试件损坏;缓冲板下面橡胶在试件即将完成脱模时,可防止其突然下坠,缓冲试件,保证试件完整性;弹簧和缓冲橡胶双重保护试件,增加试件脱模后的完整率,减少废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器中下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模器中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套垫板;2-上弹簧拉柄;3-弹簧;4-脱模桶;5-缓冲橡胶;6-缓冲板;7-压杆;8-配套压头;9-下弹簧拉柄;10-纵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脱模器,包括脱模装置、下压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筒状的脱模桶4,以及设置于脱模桶4顶部的配套垫板1,配套垫板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试件的开孔。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直径与试件尺寸配合的配套压头8,配套压头8上固定有压杆7。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脱模桶4内的缓冲板6,缓冲板6外缘固定有下弹簧拉柄9,下弹簧拉柄9从设置在脱模桶4下沿至中部的纵向槽10伸出,脱模桶4外壁设有上弹簧拉柄2,上弹簧拉柄2位于纵向槽10上端一段距离,其与下弹簧拉柄9间通过弹簧3连接。
本实施例的脱模桶采用内径180mm,厚10mm铸铁,高180mm制成,在方向0°、90°、180°、270°从离桶口80mm处至桶底分别开口宽8mm,高100mm的纵向槽10,并在四个方向的开口上方离桶口25mm处焊接4个上弹簧拉柄2。脱模桶采用铸铁进行加工,能够满足需要的支撑力,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的配套垫板1有两套,一套用于脱模击实试验用的垫板,采用直径280mm,厚20mm不锈钢制成,在垫板上面预留直径166mm,厚度5mm阶梯口圆洞,用于放置击实试验大试件;并同时在垫板中间部位预留直径114mm,厚度5mm阶梯口圆洞,用于放置击实试验小试件。另一套用于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试模试件脱模使用,同样采用直径280mm,厚20mm不锈钢制成,在垫板上面预留直径178mm,厚度5mm阶梯口圆洞,用于放置粗粒土试模;在垫板中间部位预留直径122mm,厚度5mm阶梯口圆洞,用于放置中粒土试模;在垫板中间部位预留直径72mm,厚度5mm阶梯口圆洞,用于放置细粒土试模。两套配套垫板底部均开200mm,深2mm圆孔,方便与脱模桶接触和固定,防止滑脱。配套垫板采用不锈钢制成,需要承受试件及模具本身自重和脱模时试件与模具摩擦力,如果采用铸铁容易造成反复脱模后脆断,加工精度高,用不锈钢韧性和强度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