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池滤料多层同步取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12523.3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魏瑜冰;曾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池 多层 同步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池滤料取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池滤料多层同步取样器。
背景技术
滤池过滤是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处理单元之一,尤其是在给水处理工艺中,作为最后一道工艺程序,对保证出厂水水质起到了关键作用。
给水行业中,滤池的生产分为过滤和反冲洗两阶段。
过滤是使来水流入滤池,通过滤层(即过滤滤料层)对杂质的截留作用,使水得到澄清。过滤主要机理是:被水携带的杂质发生迁移作用,脱离水流流线向滤料表面靠近,依靠某种或几种力(其中有范德华力、表面张力及库仑力)的作用使得他们粘附于滤料表面上,滤料层对杂质的截留能力来自于滤料所提供的活性表面和滤层的空隙率。滤料的表面积与滤层的空隙率成反比,研究表明:滤料粒径越粗,杂质穿透深度越大,滤层的截污能力越强、过滤周期产水量越大;粒径细的滤料,提供的颗粒表面积越大,对水中悬浮物的附着能力越强,出水浊度越低,但水流阻力大,过滤周期缩短。
过滤一段时间后,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加,杂质可能穿透滤层随水穿过滤池,使滤后水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或是滤池的阻力大增,以至滤后水减少,需进行反冲洗,恢复滤池的截留能力。反冲洗是借助滤料颗粒间的碰撞、摩擦及冲洗水流的剪切应力,将粘附于滤料表面的杂质冲洗下来,提供用于粘附杂质的活性表面和空隙。滤料的反冲洗强度低,则滤料表面粘附的杂质不能完全去除,无法为过滤过程提供足够的活性表面;反冲洗强度高,则滤料磨损严重,滤料粒径变小、不均匀,导致滤料表面积、滤层空隙减少的同时也会加速滤料流失,不利于滤池的运行。
受滤池过滤及反冲洗条件的限制,滤池经长期使用后,滤料性质(活性表面积、粒径、空隙等)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滤层做取样检查,确定滤料参数,判别滤料是否利于滤池高效、稳定的运行,为滤池的更换做出指导。
受滤料性质的限制,给水行业一般采用人工挖取或分层取样管取样。两种方法均可取到指定层深的样品,但使用起来也存在一些弊端:1)挖取指定层深样品时,为保证有足够作业空间,必须对周边大量开挖,导致工作量极大;2)受取样管下口开放的限制,每次取出的滤料不能太多,造成深层的取样十分不方便,且没有护壁保护,不能保证取样的准确性;3)两种方法均一次只能取到一个指定滤层深度的滤料,无法同时取到多个深度的样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池滤料多层同步取样器,解决现有取样方式不能同时取到多个深度样品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取样过程简单、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滤池滤料多层同步取样器,包括管体和外壳,所述管体的外壁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样孔,所述进样孔的一个竖直侧壁上设置有刮片,所述管体的内部在进样孔的下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进样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隔板与管体的内壁形成样品仓,所述外壳套设在管体外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竖直方向为轴向方向,具体是指取样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竖直方向;所述竖直侧壁具体是指进样孔在竖直方向上的侧壁,所述隔板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取样前,先将取样器简单清理干净,将外壳套于管体外侧,进样孔应被外壳完全遮挡住;
对指定滤层深度取样时,将取样器插入滤层中,第一进样孔到达指定层深后将外壳向上滑动10cm使进样孔暴露出来,旋转管体,旋转过程中应当紧握外壳,避免其它进样孔暴露出来,待样品仓装入足够多的样品后,将取管体从滤层中缓慢取出,完成取样。
对多层同步取样时,将取样器直接插入滤料层底部,完全抽出外壳,握紧管体顶部并缓慢逆时针旋转管体,使滤料在刮片的作用下由进样孔进入到样品仓内,待样品仓装入足够多的滤料后,将管体从滤层中缓慢取出,完成取样。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样孔,并且在管体内部形成样品仓用于储存收集的样品,实现对滤池滤料的取样,通过在管体外壁套设外壳,通过调节外壳的高度实现进样孔的使用数量的确定,以实现对不同层滤料的同步取样,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且效率高。
进一步地,管体的下端设置有圆锥结构,所述圆锥结构的圆形端面与管体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圆锥结构的圆形端面凸出于管体的下端面。
具体地,所述圆锥结构包括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为圆形端面,另一个端面汇聚为一点,所述管体的下端面具体是指取样器在使用过程中的下端面,所述圆锥结构的圆形端面凸出于管体的下端面具体是指圆锥结构的最大外径大于管体的外径,这样在管体的下端面形成凸台,该凸台用于卡设外壳,对外壳的下滑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外壳套设于管体外壁时因自身重力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质采样勘察和地温测量装置
- 下一篇:固井运灰罐车取灰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