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2259.3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慧玲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9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作业 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指运送工作人员和使用器材到现场并进行空中作业的专用车辆。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具有以下行业特点:(1)多品种、小批量。由于产品需求涉及路灯、园林、电力、石化、通信等行业,产品用途各不相同,对产品的规格、技术参数等指标要求差异较大,行业产品具有专用性强、个性化要求突出、品种规格多、细分市场规模小等特点,每种规格产品的生产批量都较小。(2)产品具有高技术要求、高附加值的特点。高空作业车产品涉及到汽车、机械、电气、计算机、自动化等众多领域的技术,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且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操控性等均有很高的要求,企业须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才能满足客户要求。同时产品特别是大作业高度、电力行业特殊需求定制产品通常单台价值高,产品附加值高。(3)适合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高空作业车行业具有行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多、专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要求高、差异化需求明显等特点,通常只能量身定制,单一规格产品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适合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而大企业无法作为主导产业投入相应的技术研发资源、市场开发资源和管理精力,行业特点制约了大型企业的进入。例如,我国的徐工集团、中联重科等大企业也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和本世纪初先后进入高空作业车行业,经过多年的经营,中联重科2013年仅有五种产品公告,年销量在20台左右,徐工集团年销量仅为20台左右。国际高空作业车领域,前10强的生产企业均为高空作业车及相关专用车辆的专业化生产企业。
然而现有的高空作业车在工作时,作业人员站在工作斗中在高空作业,由于伸缩臂需要变更位置,来方便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在移动过程中,若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作业斗撞到高空的建筑物,导致其内部的作业人员受伤以及作业斗的损坏,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包括移动车主体,所述移动车主体上安装有液压伸缩臂,所述液压伸缩臂远离移动车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工作斗主体,所述工作斗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门,所述工作斗主体未安装安全门的三个侧壁中部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且中空腔远离工作斗主体侧壁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第一伸缩杆中空腔的底部连接有缓冲弹簧的一端,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圆形开口延伸至第一伸缩杆的外部,且第二伸缩杆位于第一伸缩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缓冲板的中部,所述弧形缓冲板远离第二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撞胶层,所述弧形缓冲板靠近工作斗主体侧壁的一侧四角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弧形缓冲板的一端活动安装于导向套筒中,所述导向套筒固定安装于工作斗主体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安全门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于工作斗主体上,且安装门远离铰链的一侧设置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四组稳固支脚,且稳固支脚由液压缸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第一伸缩杆中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板,且环形限位板的直径大于圆形开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工作斗主体为方形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安全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作业斗主体周围设置有弧形缓冲板,弧形缓冲板上的导向杆在导向套筒内伸缩,第一伸缩杆内的缓冲弹簧提供缓冲力,使得作业斗主体在高空中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的缓冲,避免作业斗主体的损坏,保护了其内部的作业人员避免受伤,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空作业车防撞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1移动车主体、2液压伸缩臂、3工作斗主体、4安全门、5第一伸缩杆、6缓冲弹簧、7第二伸缩杆、8弧形缓冲板、9防撞胶层、10导向套筒、11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慧玲,未经刘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稳定维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网络教学系统的语音交互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