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产科卧床下肢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1431.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H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颜海良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轴承 转动组 固定夹 连接轴 卧床 本实用新型 下肢恢复 训练装置 妇产科 支撑 恢复训练装置 产后恢复 过盈配合 活动下肢 连接支杆 腿部疾病 后腿部 有效地 浮肿 内圈 腿部 托槽 托起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卧床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夹、转动组和安装于转动组上的2个支撑组,转动组固定连接于固定夹上,转动组包括连接轴、滚动轴承一和滚动轴承二,连接轴分别与滚动轴承一和滚动轴承二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夹上,2个支撑组分别与滚动轴承一和滚动轴承二的外圈固定连接,支撑组包括L形支撑轴、连接支杆和托槽。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恢复训练装置托起和活动下肢,有效地避免了卧床导致的腿部浮肿,防止了产后腿部变形等腿部疾病的发生,加快了产后恢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卧床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为了降低产后的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妇产科均会让产后妇女卧床休息。而在卧床休息期间经常会出现腿部浮肿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后就需要医务人员或者家属帮忙作轻微的来回活动或者将腿部垫高,如果用力不当很容易造成产妇二次受伤,并且这种传统的操作方式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CN201520947204.6)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制成装置,通过托架的高度和角度的调整,以及轴承的转动,方便妇产科病人调整下肢,以达到托起病人腿部,防止肢体浮肿,降低医务人员工作负担的目的。然而,该装置仅能起到托起病人腿部地作用,不能根据产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有效的腿部训练,达不到有效预防腿部浮肿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妇产科卧床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使产妇产后能够根据恢复情况进行腿部训练,以预防卧床休息期间腿部浮肿的情况出现,避免产后出现腿部变形等腿部疾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妇产科卧床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夹、转动组和安装于转动组上的2个支撑组,所述转动组固定连接于固定夹上,所述转动组包括连接轴、滚动轴承一和滚动轴承二,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滚动轴承一和滚动轴承二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夹上,所述2个支撑组分别与滚动轴承一和滚动轴承二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包括L形支撑轴、连接支杆和托槽,所述L形支撑轴所在的平面与连接轴平行,所述L形支撑轴的一端与连接支杆转动连接,所述托槽通过铰接件铰接于连接支杆上,所述L形支撑轴的另一端与转动组固定连接。
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产妇在卧床休息期间,能够通过恢复训练装置托起和活动下肢,有效地避免了卧床导致的腿部浮肿,防止了产后腿部变形等腿部疾病的发生,能够有效地加快产后恢复速度。
进一步,所述转动组的一侧安装有刹车组,所述刹车组包括固定支架、T形滑块、连接挡板、刹车片和安装于固定支架上的调节螺栓,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固定夹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T形滑块相匹配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块安装于T形滑槽内,所述T形滑块的窄面端延伸出固定支架、并与连接挡板相连,所述刹车片安装于连接挡板上,所述调节螺栓位于T形滑块宽面端的一侧。在只需要托起腿部时,能够通过刹车组控制两个滚动轴承,防止其带动支撑组转动;在恢复训练时,通过刹车组能够有效地控制转动两个滚动轴承的力度,以根据产后的恢复情况选择不同的力度进行腿部活动训练,以提高恢复训练质量,加快产后的恢复速度。
进一步,所述T形滑槽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T形滑块宽面端上远离调节螺栓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T形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此种设计能够随着调节螺栓的拧松,自动使刹车片同步放松滚动轴承,使调节更加方便、快捷和灵敏。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从L形支撑轴上靠近连接支杆的一端嵌入L形支撑轴内,所述连接支杆转动连接于伸缩杆的另一端上,所述L形支撑轴靠近伸缩杆的一端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此种设计能够根据产妇的身高体型和恢复状况调节托槽的高度,使其使用更加灵活,避免因高度不当导致产妇舒适度低、甚至拉伤的情况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1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