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变矩器壳体转运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1214.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9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安朕;王多双;张琴;程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矩器 壳体 转运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矩器壳体转运的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变矩器壳体的加工过程中,无合适的转运及存储物料器具,使得壳体加工后,在二次存放及转运过程中造成壳体金加工面的损伤,影响变速箱的整体质量,且在变矩器壳体加工→入库存储→清洗的过程中,物料存放现场占用空间较大,转运效率低、存放混乱,造成精益物流改善较为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料的定置管理,制约着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矩器壳体转运的工装,该工装可避免变矩器壳体的磕碰,且可同时提升物流转运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架体总成,所述的架体总成包括用于放置多个变矩器壳体的承放架及位于承放架四角处的支腿,所述的承放架包括由矩形管拼焊而成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表面的垫板,所述的垫板上设有与变矩器壳体相配合的定位板。
所述的架体总成可通过连接支腿形成多层叠放的状态,所述的连接支腿包括支腿本体,所述的支腿本体上焊接有用于保证变矩器壳体存放高度的上限位结构及下限位结构,所述支腿本体的上端还设有导向柱。
所述的定位板由外层的橡胶体以及埋设在橡胶体内部的钢板组成。
所述的定位板整体呈L型结构,由底板及侧板组成,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与垫板相固定的螺栓孔,且底板的厚度及底板上板面的斜度与变矩器壳体尾部的结构相吻合,当变矩器壳体的尾部放置在底板上时,变矩器壳体的后端面贴合在侧板上,且变矩器壳体的前端平稳地与垫板相接触。
所述的定位板包括与变矩器壳体后端面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板以及与变矩器壳体两侧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板。
所述的支腿由矩形管制成,且支腿的底端焊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供导向柱通过的通孔。
所述的支腿上还设有吊钩,所述的吊钩呈倒U型,吊钩底端的开口处与支腿焊接相连,吊钩的上端向外侧翻折以形成与上层架体总成相避让的状态。
所述的支腿与垫板下板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筋板。
所述的支腿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位于支腿靠下的位置,所述的限位板及承放架之间形成供叉车货叉铲运的空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变矩器壳体放置在承放架上,并通过承放架上的定位板对其实施定位,同时承放架可叠加形成多层使用,增大了变矩器壳体的存放数量,提高了物流转运水平;同时定位板的外部橡胶体结构可避免变矩器壳体金加工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层存放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层存放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变矩器壳体转运的工装,包括架体总成,架体总成包括用于放置多个变矩器壳体10的承放架1及位于承放架1四角处的支腿2,承放架1包括由矩形管拼焊而成的框架11以及设置在框架11上表面的垫板12,垫板12上设有与变矩器壳体10相配合的定位板3。
进一步的,架体总成可通过连接支腿4形成多层叠放的状态,也就是架体总成可以是单层单独使用,如图6所示,也可以多层叠加起来使用,如图7所示。
如图3所示,连接支腿4包括支腿本体41,支腿本体41上焊接有用于保证变矩器壳体10存放高度的上限位结构42及下限位结构43,支腿本体41的上端还设有导向柱44。也就是通过连接支腿4与支腿2的插接配合,可以形成架体总成的上下叠放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4、图5所示,定位板3由外层的橡胶体31以及埋设在橡胶体31内部的钢板32组成,外层的橡胶体31可以保证在存放或转运过程中不碰坏变矩器壳体10的金加工面,内部的钢板32可以对变矩器壳体10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定位板3整体呈L型结构,由底板及侧板组成,底板上设有与垫板12相固定的螺栓孔33,且底板的厚度及底板上板面的斜度与变矩器壳体10尾部的结构相吻合,当变矩器壳体10的尾部放置在底板上时,变矩器壳体10的后端面贴合在侧板上,且变矩器壳体10的前端平稳地与垫板12相接触,增强了变矩器壳体10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1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调节式存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生产用零部件承载转运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