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1145.7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娜;何刚;张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瓦斯 提纯 回收 燃烧 装置 | ||
1.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6)最前端设置有初级空压机(101),所述初级空压机(101)输出端与粉尘过滤器(201)相连,所述粉尘过滤器(201)输出端与一号电磁阀(301)相连,所述一号电磁阀(301)后面连接有干燥器(4),所述干燥器(4)输出端与瓦斯浓缩装置(5)中的一级吸附塔(1101)底部一接口相连,所述一级吸附塔(1101)底部另一接口通过八号电磁阀(308)与四级吸附塔(1104)底部一接口相连,所述四级吸附塔(1104)底部另一接口通过七号电磁阀(307)与干燥器(4)输出端相连,所述一级吸附塔(1101)顶端接口通过十号电磁阀(3010)与三级吸附塔(1103)外部顶端一接口相连;所述一级吸附塔(1101)中间接口通过九号电磁阀(309)与二级吸附塔(1102)中间接口相连;所述四级吸附塔(1104)底部第三接口与次级空压机(6)相连,所述次级空压机(6)输出端与储气罐(7)相连,所述储气罐(7)输出端通过二号电磁阀(302)与反应器(8)输入端相连;所述所有电磁阀(3)均与控制器(15)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浓缩装置(5)包括一级吸附塔(1101)、二级吸附塔(1102)、三级吸附塔(1103)和四级吸附塔(1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吸附塔(1101)内设置有上碳分子筛(1301)和下碳分子筛(1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吸附塔(1104)外部顶端接口设置有三号真空泵(1203),所述四级吸附塔(1104)内部顶端设置有瓦斯浓度检测仪(14),所述瓦斯浓度检测仪(14)采用JQLFJX14型瓦斯浓度检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吸附塔(1102)外部顶端一接口通过管道与外部环境直接相连,所述二级吸附塔(1102)外部顶端另一接口连接有一号真空泵(1201);所述三级吸附塔(1103)外部顶端另一接口连接有二号真空泵(12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8)设置有反应通道一和反应通道二两个反应通道;所述反应通道一设置有四号电磁阀(304)、一号热交换介质(801)、一号催化剂(901)、热换器(10)、二号催化剂(902)、二号热交换介质(802)和六号电磁阀(306),所述四号电磁阀(304)通过管道与一号热交换介质(801)上端口相连,所述一号热交换介质(801)下端口与一号催化剂(901)上端口相连,所述一号催化剂(901)下端口与热换器(10)上端口相连,所述热换器(10)下端口与二号催化剂(902)上端口相连,所述二号催化剂(902)下端口与二号热交换介质(802)上端口相连,所述二号热交换介质(802)下端口通过管道与六号电磁阀(306)相连;所述反应通道二设置有三号电磁阀(303)、二号热交换介质(802)、二号催化剂(902)、热换器(10)、一号催化剂(901)、一号热交换介质(801)和五号电磁阀(3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电磁阀(302)输出端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02),所述空气过滤器(202)输入端连接有三级空压机(1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低瓦斯提纯及回收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5)的CPU采用DSP28335主控制芯片,所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型号为UC3842的PWM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11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非线性融合深度3D卷积描述子的行为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