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D玻璃发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10714.6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1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明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d 玻璃 发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料机,尤其涉及一种LCD玻璃发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对LCD玻璃进行的生产、检测、发料等工序大多采用人工进行,LCD玻璃在进入下一工序之前,直接堆积于物料区,再采用人工或采用机械方式将LCD玻璃输送至下一工序,采用这种方式,堆积在一起的LCD玻璃表面会出现刮花、积灰等现象,影响LCD玻璃的产品质量,提高不良率,不利于下一工序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玻璃发料机,保证LCD玻璃产品表面清洁度,提高LCD玻璃整体质量,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LCD玻璃传送与卡入动作精确,稳定性高,利于对下一工序的发料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CD玻璃发料机,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机台上的LCD玻璃装载篮、及设置于机台内且位于LCD玻璃装载篮下端的升降机构,其中,所述机台上开设有供LCD玻璃装载篮上下移动的开槽,该开槽内设置有延伸至开槽开口处的LCD玻璃输送导轮机构,同时,在该机台上且位于开槽的侧边设置有LCD玻璃前输送导轮组件;所述LCD玻璃装载篮底部开设有供LCD玻璃输送导轮机构穿出的贯穿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CD玻璃装载篮包括上基块、下基块、及连接于上基块与下基块边缘之间的若干连接轴与若干限位杆,其中,所述若干连接轴位于上基块与下基块相对的两侧边,所述若干限位杆位于上基块与下基块后端部;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若干LCD玻璃卡位,所述贯穿口设置于下基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LCD玻璃卡位均匀分布于连接轴的长度方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CD玻璃卡位为围绕连接轴周围开设的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CD玻璃输送导轮机构包括传动电机、及相对设置的若干后输送导轮组件,其中,该后输送导轮组件包括两个后输送导轮、及连接于两个后输送导轮之间的连接杆,该连接杆连接至传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CD玻璃前输送导轮组件包括一传动轴、及设置于传动轴上的若干前输送导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及连接于升降电机与LCD玻璃装载篮下端之间的传动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机台内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沿机台高度方向设置的导柱、及套设于导柱外围且沿导柱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的导套,该导套连接于LCD玻璃装载篮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台下端设置有若干万向轮与若干地角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LCD玻璃输送导轮机构、LCD玻璃装载篮与升降机构相配合,实现将检测合格的LCD玻璃传送并卡入LCD玻璃装载篮上位于不同高度的LCD玻璃卡位上,相邻两块LCD玻璃之间不接触,保证LCD玻璃产品表面清洁度,提高LCD玻璃整体质量,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LCD玻璃传送与卡入动作精确,稳定性高,利于对下一工序的发料操作。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CD玻璃装载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CD玻璃发料机,包括机台1、活动设置于机台1上的LCD玻璃装载篮2、及设置于机台1内且位于LCD玻璃装载篮2下端的升降机构3,其中,所述机台1上开设有供LCD玻璃装载篮2上下移动的开槽,该开槽内设置有延伸至开槽开口处的LCD玻璃输送导轮机构4,同时,在该机台1上且位于开槽的侧边设置有LCD玻璃前输送导轮组件5;所述LCD玻璃装载篮2底部开设有供LCD玻璃输送导轮机构4穿出的贯穿口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明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明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0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玻璃下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丝网卡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