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化臭氧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0336.1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3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庞棣华;贾振民;陈红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通海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化 臭氧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环境污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生产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套放电板就需要1个高压电极板、1块地电极板、1块陶瓷放电板、8个间隙定位磁条、2套侧密封件、2套端头定位及绝缘密封件、1个高压电极、4个气路及水路接口20多套紧固螺钉等共计多达40余个零件构成。
如果按照现有技术组装一套1kgO3/h的板式臭氧发生装置,所需要的主要零件数量多达700个,若包括标准件在内,零件的数量超过1000个!并且装配过程中需要多重定位控制工艺,导致装配难度大、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产品维修性差等多项问题。定位结构的先天性缺陷导致陶瓷放电板受到的压力不均衡,常常造成陶瓷放电板碎裂,可靠性差。
专利CN201310097913.5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采用板式结构在地电极内部设置了冷却水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冷却效率,但是高压电极冷却效果不好,整体装置的臭氧浓度很难提高;专利201410423413.0虽然采取了一体化冷却设计,但是冷却水依次通过每层放电模块,导致臭氧发生装置很难提高功率,排列在后面的放电装置冷却效果差;专利201410082469.4一种平行板式臭氧发生装置也采用了地电极内部冷却,但是地电极空腔设置导致冷却液流动性差,存在冷却死角,且高压电极得不到冷却;专利20152061062.5新型模块化板式等离子臭氧发生器也采用地电极内部循环水冷却,虽然采取了单个电极板单独冷却,但是高压电极内部没有冷却,还会造成装置整体温度高,臭氧浓度低,能耗大,而且组装零部件多。
采用陶瓷条作为放电间隙定位装置,导致放电间隙气路长、占用有效放电面积大,从而造成能耗大、单位放电面积臭氧产量低、材料成本高等问题。
现有技术高压电极和地电极相隔离的结构,使得高压电极无法进行冷却,对提高臭氧的产量和浓度造成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现有板式臭氧发生器能耗高、结构复杂、体积大、模块化程度低、制造和维护工艺难度大等缺陷,通过集成化技术技术提供一种可靠、高效、节能、模块化的堆栈式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组合方式既可方便的实现大型臭氧发生装置,也能够灵活组成各种小型臭氧发生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高难降解污水,如垃圾渗滤液、生活污水治理后形成的高污染污泥水、化工废水、废气、土壤修复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化臭氧放电装置,包括一体化冷却板、陶瓷放电板和导热绝缘板,导热绝缘板、陶瓷放电板依次粘贴在一体化冷却板的高压电极腔内。
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冷却板的正面中心设置高压电极腔,腔体四周为密封定位壁,密封定位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装配槽;背面中央设置深度大于0小于0.3mm的电离腔,腔体中设置多个一体化气隙定位条;一体化冷却板内设置冷却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冷却板两侧面各设置1个暗藏式气路接口和1个暗藏式水路接口、接口周围设置气路水路密封圈装配槽,暗藏式气路接口通过设置在一体化冷却板中的气路管道与气路接口连接,2个气路接口与高压电极腔连通,2个暗藏式水路接口与中间冷却水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冷却板高压电极腔内设置高压电极穿线孔,所述高压电极穿线孔沿一体化冷却板中间穿过后再从端头穿出。
本实用新型中,陶瓷放电板的电极面与一体化冷却板之间的四周采用硅胶进行绝缘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高压电极的一端与陶瓷放电板的电极面焊接,另一端沿着高压电极穿线孔穿出,高压电极与引线出孔结合的周围采用绝缘套管和硅胶进行绝缘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冷却板上设置有4个用于总装的总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绝缘板和陶瓷放电板之间粘贴有均压衬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化臭氧放电装置,有效解决了放电间隙气路长、占用有效放电面积大,从而造成能耗大、单位放电面积臭氧产量低、材料成本高等问题,使得材料消耗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因此降低30%以上。
本实用新型集成化和模块化技术大大简化了装置的系统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化臭氧放电装置装配成1kgO3/h臭氧产量的臭氧发生器装置与同类产品相比零件数量减少了70%以上,仅仅接头和连接软管的数量就减少了360个之多!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实现过程的工艺难度,装配和维护时间只有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通海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中通海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0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极磷虾酱油的快速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酵辣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