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的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的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0292.2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倪健;黄甘霖;李艺文;王晓春;龚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0 | 分类号: | B60R22/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涂艳 |
地址: | 2017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pcb 板罩盖 马达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的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的组合装置以及PCB板组件和马达组件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安全带的马达和印刷电路板(也称PCB板)部分互相分离,是两个单独的组件,结构较复杂,使用时需要二次装配,安装不方便,不易于平台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安全带的马达和印刷电路板(也称PCB板)部分互相分离,是两个单独的组件,结构较复杂,使用时需要二次装配,安装不方便,不易于平台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带的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的组合装置及PCB板组件和马达组件的组合装置,简化了结构,使用时无需二次装配,易于平台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带的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的组合装置,包括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其中,
所述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固定连接。
所述安全带的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的组合装置,简化了结构,使用时无需二次装配,易于平台化生产。
优选的,所述马达罩盖包括马达上罩盖和马达下罩盖;其中,所述马达上罩盖和马达下罩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马达下罩盖外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卡勾,所述马达上罩盖上与所述卡勾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卡槽;所述卡勾可置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为过盈配合,能够实现所述马达上罩盖和所述马达下罩盖的自锁功能。
优选的,所述马达上罩盖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马达的凸柱,所述凸柱与马达上的凹槽配合,能够实现固定马达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马达上罩盖两侧设有第一滑轨。
优选的,所述马达下罩盖两侧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滑轨。
优选的,所述PCB板罩盖上与所述马达罩盖相对应的位置具有一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马达罩盖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可置入所述滑槽内。
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滑槽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滑槽的配合能够起到导向及预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马达上罩盖外侧设有与所述弧形结构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弧形凸台,能够起到安装预固定及限位作用。
优选的,所述弧形结构另一端设有弧形挡块,所述弧形挡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马达下罩盖的外壁相贴合。所述马达下罩盖的外径小于所述马达上罩盖的外径,所述弧形挡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马达下罩盖的外壁相贴合,弥补了所述马达上罩盖和所述马达下罩盖的外径差。
优选的,所述马达下罩盖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挡块的外壁相贴合的第二弧形凸台。在将所述马达下罩盖上的第二滑轨滑入所述PCB板罩盖的滑槽内,并将所述马达下罩盖的卡勾卡入所述马达上罩盖的卡槽内后,所述马达上罩盖和所述马达下罩盖自锁。同时,所述PCB板罩盖被所述第一弧形凸台和所述第二弧形凸台卡住,实现所述马达罩盖和所述PCB板罩盖的固定。
一种安全带的PCB板组件和马达组件的组合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安全带的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的组合装置;其中,
所述PCB板罩盖内安装有PCB板;
所述马达罩盖内安装有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安全带的PCB板罩盖和马达罩盖的组合装置,简化了结构,使用时无需二次装配,易于平台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的PCB板组件和马达组件的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3均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下罩盖的结构示意图(投射角度不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上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上罩盖的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上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PCB板罩盖;11-PCB板上罩盖;111-弧形结构;1111-滑槽;1112-第二开口;1113-弧形挡块的上表面;1114-弧形挡块的外壁;12-PCB板下罩盖;2-马达罩盖;21-马达上罩盖;211-卡槽;212-第一滑轨;213-凸柱;214-第一弧形凸台;22-马达下罩盖;221-卡勾;222-第二滑轨;223-第二弧形凸台;224-第一开口;225-马达下罩盖的外壁;3-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0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气囊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车用跨交式乘员约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