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生产用水稻筑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9873.4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邱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锦泽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49/04;A01M7/00;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生产 水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筑梗装置,具体是一种农业生产用水稻筑梗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我国广为种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成为大米,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水稻筑梗是水稻种植中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保护水稻田中水土不流失,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筑梗的质量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现有水稻筑梗装置筑梗质量差,筑梗效率低,且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生产用水稻筑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生产用水稻筑梗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左上部设有变速箱,变速箱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变速箱右侧设有容纳仓,容纳仓右侧固定有药箱,所述主体框架左下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下部安装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安装有前轮,前轮右侧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下端安装有犁铧,犁铧右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下部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一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第二转动轴上安装有旋耕刀,旋耕刀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下端固定有推土板,推土板右侧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下部安装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一端安装有第四皮带轮,第三转动轴上安装有后轮,后轮右侧固定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与第四转动轴之间连接有轴承座,第四转动轴上设有筑梗轮,第四支撑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与筑梗轮外侧壁之间设有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仓内储存有土壤固化剂,容纳仓底部设有开口,开口通过管道与喷嘴连接,喷嘴固定于主体框架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箱底部设有开口,开口通过管道与喷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筑梗轮共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设有犁铧、旋耕刀和排土板,提高了农田筑梗的效率,设有液压装置,可以调整筑梗轮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田埂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农业生产用水稻筑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农业生产用水稻筑梗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框架、2-喷头、3-药箱、4-第三支撑板、5-喷嘴、6-第二连接杆、7-推土板、8-容纳仓、9-第二支撑板、10-变速箱、11-第一皮带轮、12-第一皮带、13-第一连接杆、14-第一支撑板、15-前轮、16-第一转动轴、17-犁铧、18-第二皮带轮、19-旋耕刀、20-第二转动轴、21-第二皮带、22-第四皮带轮、23-第三转动轴、24-后轮、25-筑梗轮、26-第四支撑板、27-垫片、28-液压装置、29-轴承座、30-第四转动轴、31-第三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锦泽,未经邱锦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9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盘抓膜式地膜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排式果树行间便携施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