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手机中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9124.1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珑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38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手机中框。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不仅注重其外观和性能,对其耐用性以及触感也越来越关注,具有较好耐用性和较好质感的电子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一直以来倍受消费者推崇,代表高端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现有技术中的手机中框没有较好的缓冲吸能设置,不能有效的保护手机,在手机跌落或撞击过程中非常的容易造成手机壳体的损坏,严重的甚至手机的零部件和屏幕直接受损,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手机中框,该手机中框具有防撞缓冲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手机中框,包括中框主体,所述中框主体包括安装槽、塑胶层和金属外壳,所述安装槽位于塑胶层的内腔中部,金属外壳位于塑胶层的外侧,所述金属外壳通过半环形连接块与塑胶层连接,中框主体的四角处均设有防撞缓冲结构,所述防撞缓冲结构由弹性缓冲层、碳纤维结合层和金属加固层构成,所述弹性缓冲层位于塑胶层的四角处,碳纤维结合层和金属加固层均位于金属外壳的四角处,所述碳纤维结合层位于弹性缓冲层的外侧,金属加固层位于碳纤维结合层的外侧,所述金属加固层为L型结构,金属加固层的内侧两端通过加强筋连接,加强筋位于碳纤维结合层内,金属加固层的外侧设有橡胶包裹层,所述中框主体的上下两个端面均设有辅助缓冲结构,辅助缓冲结构包括缓冲腔和防撞橡塑层,防撞橡塑层位于缓冲腔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结合层和金属加固层的边缘均为倾斜面设置,橡胶包裹层的外表面与金属外壳的外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橡胶包裹层的端面与金属外壳无缝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缓冲结构有四个,每两个辅助缓冲结构为一组,且同一端面的两个辅助缓冲结构关于中框主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上端面两个辅助缓冲结构的间距大于下端面的两个辅助缓冲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撞橡塑层的外侧突出金属外壳的外侧面,且防撞橡塑层的外侧面与金属外壳外侧面的间距在2mm-4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实用,在中框主体的四角处设有防撞缓冲结构,防撞缓冲结构中的弹性缓冲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碳纤维结合层起到防撞加固的作用,金属加固层结合加强筋提高了中框主体边角的抗压强度,金属加固层外侧的橡胶包裹层为金属加固层提供一层缓冲,减少金属加固层的磨损,在中框主体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辅助缓冲结构,辅助缓冲结构中的防撞橡塑层和缓冲腔提高了中框主体上下两个端面的抗撞击强度,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撞缓冲结构结合辅助缓冲结构,有效的减少了手机中框在撞击时产生的振动,同时也加强了手机中框的防撞强度,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中框主体1、安装槽2、塑胶层3、金属外壳4、半环形连接块41、弹性缓冲层5、碳纤维结合层6、金属加固层7、加强筋71、橡胶包裹层8、缓冲腔9、防撞橡塑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珑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珑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9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拆卸的手机手指环装置
- 下一篇: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透明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