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8776.3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0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张海娥;胡晓娜;毕琼媛;王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D3/35 | 分类号: | E04D3/35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45006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层 防火层 上防水层 保温板 保温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 屋面保温层 固定凹槽 建筑垃圾 隔音 防水层 固定孔 背板 填充 耐水性能 使用寿命 防火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包括填充层、顶板、背板、固定孔、固定凹槽、上防火层、上防水层、保温板、隔音填充、下防水层和下防火层,所述填充层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填充层下方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填充层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孔,所述填充层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填充层上层设置有上防火层,所述上防火层下方固定连接有上防水层,所述上防水层下方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下方固定连接有隔音填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防水层和防火层能够有效增加保温复合板的防火耐水性能,使得保温复合板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和推广建筑节能,因此各种建筑墙体保温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采用保温复合板安装于墙体是最通用的技术之一。墙体保温板最初为单一的保温层构成,后来发展为保温层和装饰面板层复合而成,再后来出现了,在保温层另一面再复合底板的复合板。现有技术中,保温复合板多为板面平整的面板与保温板复合而成的一体结构,其结构紧凑、连接可靠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保温复合板仍出现面板与保温板脱离的现象,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包括填充层、顶板、背板、固定孔、固定凹槽、上防火层、上防水层、保温板、隔音填充、下防水层和下防火层,所述填充层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填充层下方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填充层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孔,所述填充层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填充层上层设置有上防火层,所述上防火层下方固定连接有上防水层,所述上防水层下方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下方固定连接有隔音填充,所述隔音填充下方固定连接有下防水层,所述下防水层下方固定连接有下防火层。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和背板具体为砂浆材质浇铸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水层和下防水层内部均设置有阻水粉和阻水纱。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具体为耐碱玻璃纤维布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通过设置的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能够有效增加装置的防火性能,耐火性好,上防火层和下防火层均由氯化橡胶、石蜡和多种防火添加剂组成,遇火时膨胀产生200毫米厚的泡沫,炭化成保护层,隔绝火源,能够对装置形成有效的保护,通过设置的上防水层和下防水层,能够有效增加装置的防水性能,上防水层和下防水层内部均设置有阻水粉和阻水纱,能够有效隔绝板材外界的水分,当板材进水时,阻水粉或阻水纱遇水膨胀,堵住缝隙,阻止水的进一步渗透,能够对板材形成保护,顶板和背板具体由铝砂浆材质浇铸而成,砂浆材质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能够为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保温板为耐碱玻璃纤维布材质制成,能够为装置提供足够的保暖性能,通过设置的固定孔和固定凹槽,能够便于板材的拼接,使得板材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屋面保温层的填充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填充层;2、顶板;3、背板;4、固定孔;5、固定凹槽;6、上防火层;7、上防水层;8、保温板;9、隔音填充;10、下防水层;11、下防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8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