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做打杵的手拉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8323.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亮 |
主分类号: | B62B1/10 | 分类号: | B62B1/10;A45C13/38;A45B3/00;A45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4 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做 拉车 | ||
一种可用做打杵的手拉车,其主要用于背包出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将背包固定在拖拉车架上,当在平路上行走时,可以通过登山杖作为拉杆;当背包上坡时,可以变动登山杖与拖拉车架的位置,使得其成为一个打杵,当需要休息时,不需要卸下背包,只需要将登山杖脚放在比脚稍高一点的位置,这样包的重量就全部落在了登山杖上,人的双肩得到了休息,当下山时,只需取下登山杖单独使用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手拉车,其配上登山杖使用,还可以用做打杵,主要针对于背包户外运动时使用。
背景技术
背包徒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户外运动,但是专业背包一般比较重,需要耗费很多体力,尤其在爬坡途中需要休息时,往往人很想很快的卸下背包减少负重,让双肩休息休息,但是需要解开腰带等一系列动作,才能实现,而人要继续负重而行又需一些列动作,又浪费了体力,比较麻烦,因此登山者往往不能随时释放双肩,让自己得不到体力修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借用了中国传统的打杵原理,提供了一种配上登山杖使用的手拉车,其不单单只是手拉车,还可以作为传统打杵来使用,登山杖也可以单独使用,并且小巧、重量轻、易携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比普通手拉车的架子矮很多,但L型的架子需要有,而在手拉车水平的两根横梁中间各有一个固定管夹,管夹是用来夹登山杖的,用快拆螺栓来固定。当登山杖插入其中用螺栓固定死了后,由于摩擦力,就不能随意转动或滑动。首先用绳带将登山包没有背带的一面与该实用新型固定,将登山杖底部与两个管夹固定,这样登山杖可作为拉杆就可以作为手拉车拖着走,此时也可以背包行径,这时登山杖比较高可以在上面挂个小旗子作为显眼的标志;当登山杖的中上部与管夹固定时,背包后面就多了一个尾巴,此时就可以用做打杵,在需要休息的时候,将登山杖放在比脚高一些的地方,包的大部分重量就由登山杖支撑,人的双肩就能暂时得到休息;而下长台阶时,需要把登山杖取下单独使用,以免“尾巴”与后面的台阶相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装成手拉车示图;
图3为组装成打杵示图。
图中:
1夹管;2登山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运行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图2 ,当在公路或者平路上行走,为了节省体力,首先将登山包无背带一面与本实用新型用绳带固定好,再将登山杖2的底部插入夹管1中,管夹有螺栓孔,用快拆活动螺栓固定死,在摩擦力作用下不能随意转动或者滑动,此时登山杖2就变为了拉杆,可以随意拉动该手拉车。此时也可以随时背起背包,登山杖变为了一个旗杆,更加显眼。
实施例2
见图1,图3,当背包登山爬坡或者走小路时,将登山杖2的中上部插入夹管1中,管夹有螺栓孔,用活动螺栓固定死,在摩擦力作用下不能随意转动或者滑动,登山杖底部比人的脚高一二步台阶左右,此时就可以当作打杵使用。当背包者步行累了时,将登山杖底部支撑在稍高一二步的台阶上,用手或者背来掌握平衡,使背包的重力大部分落在登山杖上,这样就能使自己肩上的力瞬间减少许多,快速得到休息。
实施例3
当下山下台阶时,可将登山杖取下单独使用,由于绳带将本实用新型与包固定住了,所以不会掉落,尤其比传统手拉车体积小,重量轻,对携带也没有任何负担。并且可将其设计成市面上常见的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亮,未经王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8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防伪包装容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变电站在线综合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