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圈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8255.8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振;吴承諹;陈周聪;刘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35 | 分类号: | H02K41/035;G02B7/0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的特点。其主要原理是在一个永久磁场内,通过改变马达内线圈的直流电流,来控制弹簧片的拉伸位置,从而带动上下运动,实现对焦。手机摄像头广泛的使用VCM实现自动对焦功能,通过VCM可以调节镜头的位置,呈现清晰的图像。
现有音圈马达都是将线圈绕在支架的侧面,而在线圈的外周设置磁石,即磁石与线圈形成横向设置,通电后的线圈被磁石包围形成磁场,根据左手定则,通电的线圈穿过磁场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垂直于磁场线的力,即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流方向,会使支架形成向上或者向下的力,使支架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人本着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与改良,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音圈马达设计原理完全不同,但可达到相同效果的音圈马达。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一基座、一轭板、一支架、一线圈及一磁石,基座与轭板呈上下配合在一起,所述支架、线圈及磁石设置在基座与轭板内,该支架的外周固定有所述磁石,所述线圈固定在基座上且对应设置在磁石的正下方。
所述支架顶面与轭板的内顶面之间还设有上弹片,支架底面与基座顶面之间还设有下弹片。
所述磁石呈环状固定在支架的外周,所述磁石呈环状固定在基座的顶面。
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所述线圈固定的凸垣,线圈固定在该凸垣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音圈马达将线圈与磁石呈上下对应设置,磁石固定在支架上,线圈固定在基座上,根据安培定则,线圈通电后的电流方向决定线圈的N极朝上或者朝下,该线圈与其上磁石相互作用,带动支架向上或者向下动作,使支架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音圈马达设计原理完全不同,现有音圈马达是利用左手定则,将线圈及磁石呈水平设置,通过线圈与磁铁的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的作用使支架做轴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轭板1、上弹片2、支架3、下弹片4及基座5,基座5与轭板1呈上下配合在一起,上弹片2、支架3及下弹片4设置在基座5与轭板1内,所述支架3顶面与轭板1的内顶面之间设置上弹片2,支架3底面与基座5顶面之间设置下弹片4。该支架3的外圈设置有一磁石6,所述基座5上设有正对磁石6的线圈7。
该磁石6呈环状固定在支架3的外周,线圈7呈环状固定在基座5的顶面,基座5上设有供所述线圈固定的凸垣51,线圈7可通过缠绕或胶固等方式固定在凸垣52上,磁石6的N极或S极其中之一朝向线圈7,本实施例以该磁石6的N极朝上,S极朝下为例说明。
当线圈7通电时,根据安培定则,若控制线圈7的电流呈顺时针方向,则该线圈7的N极朝下,S极朝上,该线圈7的S极与正上方磁石6的S极相斥,使磁石6带动支架3向上移动;若控制线圈7的电流呈逆时针方向,则该线圈7的N极朝上,该线圈7的N极与正上方磁石6的S极相吸,会使磁石6带动支架3往下运动,上弹片2 与下弹片4提供了反作用力,来平衡线圈7与磁石6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支架3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从而使支架3上的镜头达到对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音圈马达将线圈7与磁石6呈上下对应设置,线圈7固定在基座5上,而磁石6与支架3固定在一起,根据安培定则利用通电线圈7产生的磁场中与磁石6相对端的两磁极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使与磁石6结合在一起的支架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支架3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8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提便携小型切割机的木工三角板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自动切断式木材旋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