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剪导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7913.1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2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张志勇;冉项立;罗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B23D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4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剪导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轧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剪导槽。
背景技术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现代化棒线材生产线每组轧机机组后设有飞剪,用于切头、切尾和事故碎断等。飞剪前后均设有导槽用于传送轧件,导槽与飞剪之间有一定距离,所切下的废料能自动落入下面的废料斗中,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钢温的变化、开花头未切尽、电控使飞剪误动作、速度不匹配等原因,导致导槽口处常发生堆钢(冲钢)事故,导槽是整体焊接件,经常被扭曲变形、堆积在导槽口处的轧件挤垮,导致导槽的焊缝开裂、歪曲变形等,不仅给生产的顺利运行带来极大隐患,而且由于修复导槽耗费的时间和资金增加了成本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中在飞剪后的导槽使用的是一个大开口的导槽,切头后切下的头部在惯性作用下很容易被带入轧制线,阻碍了轧制线的顺利运行,容易引发生产故障,对工厂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飞剪切下的头部被带入轧制线的一种飞剪导槽,该飞剪导槽可以消除卡钢、堆钢的现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剪导槽,包括飞剪、固定支座和飞剪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飞剪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飞剪通过下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飞剪导槽包括第一飞剪导槽和第二飞剪导槽,所述第一飞剪导槽与所述第二飞剪导槽设置在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一飞剪导槽包括第一进钢端和第一出钢端,所述第二飞剪导槽包括第二进钢端和第二出钢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飞剪导槽位于所述飞剪与所述第二飞剪导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飞剪导槽与所述第二飞剪导槽的进钢端为喇叭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飞剪导槽与所述第二飞剪导槽分别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装置和第二滑动装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固定支座相抵。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飞剪导槽的进钢端靠近所述飞剪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飞剪导槽的进钢端靠近所述第一飞剪导槽的出钢端设置。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剪导槽,该装置包括飞剪,飞剪导槽和固定支座,飞剪和飞剪导槽均设置在固定支座上,飞剪的上侧安装有上轴承座,飞剪的下侧安装有下轴承座,飞剪通过下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支座的一端,飞剪导槽包括第一飞剪导槽和第二飞剪导槽,第一飞剪导槽和第二飞剪导槽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飞剪导槽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固定支座上,第二飞剪导槽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固定支座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动装置和第二滑动装置,第一滑动装置与第二滑动装置分别与固定支架相抵,此外,固定支座上设置有滑槽,第一滑动装置和第二滑动装置可以带动第一飞剪导槽和第二飞剪导槽在固定支座上移动,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固定在一定位置后可以固定在滑槽上。第一飞剪导槽设置在飞剪和第二飞剪导槽之间,第一飞剪导槽的进钢端靠近所述飞剪设置,所述第二飞剪导槽的进钢端靠近所述第一飞剪导槽的出钢端设置。所述第一飞剪导槽和所述第二飞剪导槽的进钢端为喇叭形状。在轧件进入轧制线之前,先根据轧件的大小形状等调节飞剪与第一飞剪导槽以及第一飞剪导槽与第二飞剪导槽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第一飞剪导槽与第二飞剪导槽固定,生产过程中,轧件沿轨道方向先经过飞剪进行切头,然后从第一飞剪导槽的喇叭嘴进入导槽的通道中,然后从出钢端出来后进入第二飞剪导槽的进钢端,再从第二飞剪导槽的出钢端导出。由于第一飞剪导槽的进钢端的面积缩小,并且根据轧件的不同调整了飞剪与第一飞剪导槽之间的距离,轧件经过飞剪剪切掉的头部可以顺利掉落,剪掉的部分不会由于惯性撞击进钢端反弹入轧制轨道,避免了卡钢和堆钢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剪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剪导槽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1-固定支座,2-飞剪,3-第一飞剪导槽进钢端,4-第一飞剪导槽,5-第二飞剪导槽进钢端,6-第二飞剪导槽,7-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第一滑动装置,10-第二滑动装置,11-上轴承座,12-下轴承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7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