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合线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7248.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9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星海;于海超;刘浩;赵崇义;邹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威高富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3/04 | 分类号: | B65B63/0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初姣姣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线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绕制手术缝合线的缝合线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医用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用于缝合伤口,及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目前,医用缝合线一般是盛放在包装袋或包装卡中,使用前要求其包装能确保缝合线的安全卫生,临床手术使用时要求其能快速释放缝合线,并避免打结。目前缝合线的包装优选采用缝合线卡,缝合线卡具有外卡片和内卡片,外卡片为弧形弹性卡片,外卡片中央与内卡片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当外卡片向远离内卡片的方向翻折,外卡片与内卡片之间形成卡沟,当外卡片向靠近内卡片的方向翻折,卡沟闭合,缝合线被绕制在卡沟内,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取用,缝合线与手术针相连接,内卡片内侧开设用于固定手术针的卡槽。手术针与缝合线均为一次性医用制品,生产量大,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完成绕线生产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绕制手术缝合线的缝合线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缝合线绕线装置,设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绕线机构和送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线卡夹具和送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设有用于固定缝合线卡的夹具,夹具经夹具座固定在工作台台面上,夹具座设有相连接的座体和轴承,座体底部开设轴芯通孔,轴心通孔的内壁上开设键槽,绕线电动机固定在工作台台面下方,绕线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键槽相配合的凸键,绕线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轴心通孔配合驱动夹具座座体旋转;送线机构中设有送线板,送线板为L型,L型送线板包括主体和与主体末端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导线孔,主体为楔形板,楔形板的尖端靠近绕线机构中线卡夹具边缘,楔形主体的上表面开设由浅及深最终贯通楔形主体的导线槽,楔形主体的下表面沿导线槽贯通孔至尖端开设V型导线槽,缝合线经楔形主体后端的连接板的导线孔进入导线槽送入线卡夹具上缝合线卡的卡沟内。
本实用新型绕线机构中的夹具包括相扣合的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与下夹具外轮廓形状相同,但比例小于下夹具,上夹具扣合在下夹具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用于连接上夹具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转轴、轴套、压盘,所述上夹具固定在转轴的末端,转轴上部设有轴套,转轴上还设有压盘,所述压盘由顶部的压板和与压板底边相连接的封闭的轨道组成;上夹具与下夹具合模后由下夹具带动转轴在轴套内同步转动,轴套经支架与直线滑台机构相连接,滑台底部的电动机通过滑台带动上夹具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滑台机构包括用于与支架末端相连接的滑块、用于限定滑块上下滑动的竖直滑槽、用于驱动滑块在滑槽中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采用电动机和丝杠机构或采用直线移动的气缸或直线气动滑台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送线机构与支架相连接的送线机构,送线机构包括与支架相连接的连杆和固定在连杆末端的送线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完成对缝合线线卡的全自动绕线操作,具有结构合理、工作可靠、效率高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送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工作台1、夹具座2、绕线电动机3、送线机构4、轴5、轴套6、压盘7、直线滑台机构8、支架9、主体10、连接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缝合线绕线装置,设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有绕线机构和送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线卡夹具和送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设有用于固定缝合线卡的夹具,夹具经夹具座2固定在工作台1台面上,夹具座2设有相连接的座体和轴承,座体底部开设轴芯通孔,轴心通孔的内壁上开设键槽,绕线电动机3固定在工作台1台面下方,绕线电动机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键槽相配合的凸键,绕线电动机3的输出轴与轴心通孔配合驱动夹具 座2座体旋转;送线机构4中设有送线板,送线板为L型,L型送线板包括主体10和与主体末端连接的连接板11,连接板上开设导线孔,主体为楔形板,楔形板的尖端靠近绕线机构中线卡夹具边缘,楔形主体的上表面开设由浅及深最终贯通楔形主体的导线槽,楔形主体的下表面沿导线槽贯通孔至尖端开设V型导线槽,缝合线经楔形主体后端的连接板的导线孔进入导线槽送入线卡夹具上缝合线卡的卡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威高富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威高富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7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有限元的核材料温度场估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尿不湿的快速对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