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6829.8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精英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低压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220伏交流电能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我们处在一个"移动"的时代,移动办公,移动通讯,移动休闲和娱乐,在移动的状态中,人们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逆变器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求。
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壳体结构通常采用外壳和壳盖配合的组装形式,中国专利文献CN205265538U公开了一种车载逆变器,其壳体结构是通过将设置有卡柱的壳盖沿外壳的轴向插入到设置有与卡柱适配的卡口的外壳,再将前后盖板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到外壳和壳盖形成的框架的前后两端,这种结构安装麻烦,并且可能存在卡柱不能顺利插入卡口的情况,降低装配效率,影响生产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壳体结构装配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便利,具有散热功能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部分、第六部分和与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连接的第五部分,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或者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三部分或者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四部分或者第六部分远离所述第五部分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六部分或者第四部分远离所述第五部分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插入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配合,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插入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利用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前后位置的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防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所述前后盖板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对应的螺丝孔,与所述螺丝孔数量对应的螺丝穿过所述前后盖板的所述螺丝孔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将所述前后盖板固定于所述逆变器,同时也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通孔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侧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固定通孔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散热的若干散热凸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配合,第一壳体的第一定位凸起插入到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凹槽内,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凸起插入第一壳体的第一定位凹槽内,利用用于固定设置于逆变器前后位置的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这种结构安装简单便捷,只要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齐,第一定位凸起插入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凸起插入第一定位凹槽,再利用用于固定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在固定前后盖板的同时也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不会发生分离,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结构相同时,能简化生产过程,只要生产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就能组装壳体结构,优化了加工工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前后盖板成型有与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对应的螺丝孔,与螺丝孔数量对应的螺丝穿过前后盖板的螺丝孔连接于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将前后盖板固定于逆变器,以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这种结构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前后盖板及螺丝实现将前后盖板固定连接于逆变器的前后位置使逆变器形成一个腔室的同时也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紧密连接,保证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的有效可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散热的若干散热凸起;这种结构是为了增加逆变器的散热面积,逆变器内部的热量传导到逆变器外部时能帮助逆变器加快散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精英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精英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6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管内麻醉体位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保健按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