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盘式气液分布器及填料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6583.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白卫刚;李辉;张桂红;李志强;柯树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乳源东阳光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32 | 分类号: | B01J19/3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25 | 代理人: | 潘雯瑛 |
地址: | 512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盘式气液 分布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塔内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槽盘式气液分布器。
背景技术
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用于气体吸收、蒸馏、萃取等化工分离工艺。而气液分布器是填料塔中重要的塔内件,具有消除液体在填料中分布不均的作用,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约设备运行成本。其中,槽盘式气液分布器由于兼具集液、布液及分气三种功能,并具有占用空间高度低、抗堵塞能力强、液沫夹带少、易清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实现精馏、萃取、吸收、洗涤等过程的填料塔中。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槽盘式气液分布器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现有槽盘式气液分布器包括底板1’、支持圈2’和至少一分布机构3’。所述底板1’覆盖在所述支持圈2’上,并与所述支持圈2’焊接,所述底板1’开设有升气孔10’。所述分布机构3’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包括升气管30’、导液角钢31’和挡液帽32’,所述升气管30’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焊接,其内部与所述升气孔10’连通形成气体通道,其管壁开设有喷淋孔301’和位于喷淋孔301’上方的溢流孔302’,所述导液角钢31’焊接在所述升气管30’的内壁,与所述喷淋孔301’和溢流孔302’形成液体通道,所述挡液帽32’覆盖在所述升气管30’的顶端。在填料塔的实际运行中,液体从该现有槽盘式气液分布器上方喷淋,流至挡液帽32’和底板1’上,然后从喷淋孔301’、溢流孔302’流入导液角钢31’内,再从导液角钢31’下端流至填料表层,气体经升气孔10’从升气管30’的底端上升至顶端,然后经升气管30’与挡液帽32’的空隙上升至塔顶出口。
然而,上述现有槽盘式气液分布器中的液体通道有限,而且所述挡液帽32’的截面形状通常为V型或U型,会储存大量液体,当为了保证生产效率而增加填料塔内气体流速时,容易出现塔顶液体无法顺利下流的现象,导致塔顶产品一直带有液体,降低填料塔的分离效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若通过串联多个填料塔保证分离效果,会大大增加设备成本和增大设备占地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盘式气液分布器,其具有足够大的液体流动通道,确保填料塔塔顶液体能顺利下流,保证填料塔的分离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槽盘式气液分布器的填料塔。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槽盘式气液分布器,包括底板、支持圈和至少一分布机构,所述底板覆盖在所述支持圈上,并与所述支持圈焊接,所述底板开设有升气孔;所述分布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包括升气管、导液角钢和挡液帽,所述升气管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焊接,其内部与所述升气孔连通形成气体通道,其管壁开设有喷淋孔和位于喷淋孔上方的溢流孔,所述导液角钢焊接在所述升气管的内壁,与所述喷淋孔和溢流孔形成液体通道,所述挡液帽覆盖在所述升气管的顶端;所述底板开设有至少10个排液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盘式气液分布器的底板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能加快底板上的液体往下流,扩大了液体的流动通道,确保填料塔塔顶液体能顺利下流,保证填料塔的分离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槽盘式气液分布器的结构,提高单个填料塔的分离效果,避免串联多个填料塔造成的设备成本增加和设备占地空间增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盘式气液分布器用于安装在填料塔内,能达到气液分布或再分布的作用。
进一步地,包括三个分布机构,分别为第一分布机构、第二分布机构和第三分布机构,所述第二分布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中央,所述第一分布机构和第三分布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布机构两侧。通过将所述三个分布机构对称均匀地分布在底板上,使分布器整体安装在填料塔内时保持平衡对称,确保其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共开设有34个排液孔,其中,13个排液孔分布在所述第一分布机构与第二分布机构之间,13个排液孔分布在所述第二分布机构与第三分布机构之间,4个排液孔分布在所述第一分布机构和底板边沿之间,4个排液孔分布在所述第三分布机构与底板边沿之间。通过设计足够多的排液孔,进一步确保填料塔塔顶液体能顺利下流,并通过设计排液孔的分布位置,确保分布器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是直径为660mm的圆形板,所述每一排液孔是直径为12mm的圆孔。通过配合设计底板和排液孔的大小,保证液体下流的速率在适宜范围内,确保分布器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挡液帽的形状为平板型,不会储存大量液体,液体落在其上会直接排至底板上,加快液体往下流。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持圈通过螺栓加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乳源东阳光氟有限公司,未经乳源东阳光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6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甲酸三甲酯高转化率氯化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反吹清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