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剥离铝基底制备单通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4342.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安;陈清明;张辉;刘翔;金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4 | 分类号: | C25D11/24;C25D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离 基底 制备 阳极 氧化铝 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单通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剥离铝基底制备单通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是一种微纳尺寸硬模板,其不但具有良好的阵列空间限域功能,同时具备耐高温、耐酸碱、有较高微观机械强度等特点,因而被广泛使用在纳米材料制备、催化反应、微尺度分离技术以及微观反应容器等方面,从宏观结构上分类AAO模板主要分为单通AAO模板、双通AAO模板和超薄单通AAO模板,三者制备工艺上的差别在于去除铝基底和去除阻挡层,其中以去除铝基底的工艺最为复杂,主要涉及到反应完全程度的判断,超薄AAO模板宏观条件下易折损等;现有剥离铝基底制备单通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方法和配套装置均属于经验操作和人工操作,基本采用目测和手工移动方式,存在误差大,效率低,宏观操作难度大易损坏样品等缺陷。因而提供一种能保证反应完全且保证样品制备高度重复有序不易损坏的剥离铝基底装置是一个急需开发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剥离铝基底制备单通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装置,包括反应槽1、网槽2、连通管3、单向阀4、补液槽Ⅰ5、补液槽Ⅱ6、支架7、红外光源发生器8、红外探头9,网槽2悬挂在支架7上,网槽2的底部深入到反应槽1内部,反应槽1的两侧分别设有补液槽Ⅰ5和补液槽Ⅱ6,反应槽1通过连通管3分别与补液槽Ⅰ5和补液槽Ⅱ6连通,连通管3上设有单向阀4;网槽2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红外光源发生器8和红外探头9。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网槽2为上端开口的玻璃圆柱状容器,网槽2通过钢绳或挂钩悬挂在支架7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7为可伸缩结构,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8所产生的光线与红外探头9接收到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70~140°,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5~70°。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8与红外探头9水平间距为150~200cm。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8、红外探头9与网槽2之间的垂直间距均为60~10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通过集束光学反射的方式来探测去铝反应的实时情况及反应完成节点,能够精准控制反应程度和实时监控反应面各区域情况,以补充反应液体循环及液面高低程度的方式来控制或终结反应,较之人工操作不但大大提供效率并能极大的保障样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槽;2-网槽;3-连通管;4-单向阀;5-补液槽Ⅰ;6-补液槽Ⅱ;7-支架;8-红外光源发生器;9-红外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剥离铝基底制备单通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装置,包括反应槽1、网槽2、连通管3、单向阀4、补液槽Ⅰ5、补液槽Ⅱ6、支架7、红外光源发生器8、红外探头9,网槽2悬挂在支架7上,网槽2的底部深入到反应槽1内部,反应槽1的两侧分别设有补液槽Ⅰ5和补液槽Ⅱ6,反应槽1通过连通管3分别与补液槽Ⅰ5和补液槽Ⅱ6连通,连通管3上设有单向阀4;网槽2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红外光源发生器8和红外探头9。
本实施例中所述网槽2为上端开口的玻璃圆柱状容器,网槽2通过钢绳或挂钩悬挂在支架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7为可伸缩结构,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8)所产生的光线与红外探头(9)接收到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70~140°中的任意值(例如70°、100°、140°等),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5~70°中的任意值(例如70°、35°、50°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8与红外探头9水平间距为150~200cm中的任意值(例如150cm、170cm、200cm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8、红外探头9与网槽2之间的垂直间距均为60~100cm中的任意值(例如60 cm、100cm 、80cm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4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异质结构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支架的电镀挂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