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子油炸加工的沥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3308.7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2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阳县成东炒货厂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C11B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地址: | 323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子 油炸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松子加工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松子油炸加工的沥油装置。
【背景技术】
松子是松树的种子,又称海松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含蛋白质16.7%、脂肪63.5%、碳水化合物9.8%、矿物质钙0.0785%、磷0.236%、铁0.0067%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尤其是松子脂肪成分主要为亚油酸、亚麻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软化血管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老年人常食用松子,有防止因胆固醇增高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具有强身健体,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便秘、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小孩常食用松子,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润肠通便等功效。因此,松子是各年龄段均可食用的高营养物质。
其中油炸是将松子油炸后具有开口的过程。现有技术中,其油炸过程中需要将松子装入油炸锅中进行油炸,待油炸完成后,然后将松子取出,并静置一端时间,其主要目的是将沾附在松子上的加工油滤干,该种加工方式的周期较长,而且松子在油炸机中利用料斗取出的工作十分繁琐,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松子油炸加工的沥油装置,能够将油炸后的松子连同油炸锅直接进行高速沥油处理,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松子油炸加工的沥油装置,包括壳体和用于盛放松子的油炸筒,所述油炸筒上设有若干供油流通的过油孔,所述油炸筒上设有可开启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固定耳,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圆台状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内壁的连接处形成凹槽,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盘,所述油炸筒可经所述固定耳吊装至所述壳体内与转动盘连接,所述油炸筒底部设有对接盘,所述油炸筒可经对接盘与转动盘配合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油炸筒做旋转运动,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若干竖直排列的沥油槽,所述沥油槽延伸至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集油槽。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可摆动的壳盖,摆动所述壳盖可使壳体打开或关闭,所述壳盖上设有可转动的对接轴,摆动所述壳盖可使对接轴与固定耳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盘上设有向上凸起的若干弧状限位凸筋,所述转动盘可嵌入至所述对接盘中并经所述限位凸筋卡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集油槽上设有出油口。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集油槽经所述开口与凹槽连通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油炸筒侧壁上设有若干卡扣,所述顶盖经所述卡扣呈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油炸筒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油炸过程中的松子连同油炸锅直接利用顶盖上的固定耳吊装进壳体内,改变传统人工搬运的方式,同时利用对接盘和转动盘配合连接的结构,由驱动电机带动油炸筒在壳体内高速旋转,并且利用过油孔将沾附在松子上的加工油甩出,该加工油通过沥油槽汇聚至由固定板形成的凹槽内,最后流至集油槽中排出,提高了加工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油炸筒、3-过油孔、4-顶盖、5-固定耳、6-固定板、7- 凹槽、8-驱动电机、9-转动盘、10-对接盘、11-沥油槽、12-集油槽、13-壳盖、 14-对接轴、15-限位凸筋、16-出油口、17-开口、1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阳县成东炒货厂,未经松阳县成东炒货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3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