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定位装置及穿刺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3204.6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敏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式定位装置 穿刺定位系统 穿刺定位 平移板 隔板 装置本体 场景选择 距离可调 可滑动地 相对滑动 依次连接 体积小 可选 把手 灵活 配置 | ||
一种手持式定位装置及穿刺定位系统,属于穿刺定位技术领域。一种手持式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平移板。装置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把手、连接部、隔板。平移板以与隔板之间的距离可调的方式可滑动地连接至连接部。平移板被配置为根据手持式定位装置不同的使用状态可选地与连接部固定或相对滑动。该手持式定位装置体积小、操作简单灵活、实用性较高。一种穿刺定位系统,利用该手持式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作业,通过简单便捷的操作即可准确的进行穿刺定位。同时,穿刺定位系统中穿刺定位的场景选择多样,提高了穿刺定位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定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持式定位装置及穿刺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穿刺是临床医学常用的检查方法或治疗手段之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但现有的穿刺方法往往需要X线透视下进行穿刺,只有通过反复的透视才能明确穿刺针的植入方向、深度。而且严重依赖于医生的经验进行操作,穿刺到达的位置并不一定很准确。这种单纯凭借感觉的方法不够准确,往往需要丰富的手术经验,再配合反复透视才能完成;既增加手术时间,又使医护人员及患者多次暴露在X线辐射下。如果定位不准确,就势必造成不必要的结构破坏,从而增加损伤。但是现有的定位装置大多具有体积大、使用不方便、操作不灵活、实用性较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定位装置,其体积小、操作简单灵活、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定位系统,利用此种手持式定位装置进行穿刺手术的定位作业,通过简单便捷的操作即可准确的进行穿刺定位。同时,穿刺定位系统中穿刺定位的场景选择多样,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平移板。装置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把手、连接部、隔板。平移板以与隔板之间的距离可调的方式可滑动地连接至连接部。平移板被配置为根据手持式定位装置不同的使用状态可选地与连接部固定或相对滑动。
优选地,手持式定位装置包括移动连接件,平移板通过移动连接件可滑动地连接至连接部。
优选地,连接部设置有导轨组件。移动连接件包括与导轨组件匹配设置的滚轮组件、用于支撑滚轮组件且套设于连接部的支架、用于锁紧支架的螺母。滚轮组件与支架连接并与导轨组件滚动连接。
优选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形成的通道。滚轮组件包括与第一导轨匹配的第一滚轮、与第二导轨匹配的第二滚轮。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对设置的第四连接杆。第一滚轮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二滚轮与第三连接杆连接。螺母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杆、通道、第四连接杆。
优选地,第一滚轮与第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第二滚轮与第三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一滚轮与第一连接杆铰接,第二滚轮与第三连接杆铰接。
优选地,第三连接杆与平移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三连接杆与平移板铰接。
优选地,连接部、隔板、平移板均标定有刻度。
一种穿刺定位系统,包括手持式定位装置。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敏,未经赵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3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 下一篇:穿刺定位装置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