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2927.4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徐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微血管 成像仪 二维扫描振镜 本实用新型 共聚焦成像 生物体 扫描透镜 针孔 近红外激光器 图像显示模块 荧光激发光谱 近红外荧光 生物体肿瘤 荧光发射谱 采集模块 成像物镜 二维扫描 二向色镜 高分辨率 红外量子 会聚透镜 控制模块 三维成像 数据处理 滤光片 探测器 场镜 筒镜 观测 肿瘤 血管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包括红外共聚焦成像部分和控制部分;近红外共聚焦成像部分包括近红外激光器、二向色镜、二维扫描振镜、扫描透镜组、成像物镜、近红外荧光滤光片、会聚透镜、针孔和探测器;扫描透镜组由场镜和筒镜组成;控制部分包括用于控制二维扫描振镜的二维扫描控制模块、信号放大与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图像显示模块;将荧光激发光谱在1000到1350nm且荧光发射谱在1350nm到1500nm之间的近红外量子点注入待观察生物体的血管中,再将该生物体的肿瘤部分置于肿瘤微血管成像仪下进行观测。本实用新型能高分辨率地实现对生物体肿瘤微血管进行完整三维成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波长范围在1300~1500nm波段的成像仪器。
背景技术
肿瘤微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侵入转移、特别是对肿瘤早期发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快速生长依靠血管生成。有的肿瘤中微血管丰富,形态幼稚,网络结构复杂,在组成、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也就是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可能是源于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中各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失衡。在癌前病变和原发瘤与转移瘤之间,微血管构筑表型也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抗癌药物的治疗过程对微血管构筑也有明显影响,
因此,如果可以长时程观测活体肿瘤区域微血管的三维空间结构的变化,将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更加充分的客观依据,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由于微血管分布于肿瘤组织中,其完整结构会在数毫米量级,而较为细微的毛细管路约为数十微米左右,这使微血管的三维空间结构的研究缺乏有效工具。目前临床对于血管的成像方法主要有超声、CT血管造影和核磁血管造影,然而这些方法要想分辨数十微米的毛细管路仍然非常困难。
目前逐渐开始走向临床应用的光学成像方法有着微米甚至是亚微米级的分辨率,可以轻松分辨微血管,但是生物组织严重的散射限制了光学成像方法的成像深度,即使是有一定深度成像能力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以及多光子成像,目前报道的成像深度也只能在1毫米左右。近几年,斯坦福大学Dai等人做出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标记物达到了较好的深度成像效果,为肿瘤组织血管完整形态的活体观测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器,其能够对肿瘤血管进行深层次成像,绘制出肿瘤微血管的三维空间形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共聚焦成像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近红外共聚焦成像部分包括近红外激光器、二向色镜、二维扫描振镜、扫描透镜组、成像物镜、近红外荧光滤光片、会聚透镜、针孔和探测器;所述扫描透镜组由场镜和筒镜组成;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二维扫描振镜的二维扫描控制模块、信号放大与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图像显示模块;
所述近红外激光器发出的近红外光经过所述二向色镜反射进入所述二维扫描振镜后进入所述场镜,在所诉场镜焦面处形成扫描平面,之后经过所述筒镜平行入射到所述成像物镜并在样品台会聚形成样本平面的扫描平面,扫描生物样本;样本被激发的近红外荧光被所述成像物镜收集后平行经过所述筒镜会聚后经过所述场镜变为平行光,再经过所述二维扫描振镜退扫描后投射经过所述二向色镜,经过所述近红外荧光滤光片,再被所述会聚透镜聚焦为一点,该点透过所述针孔后进入所述探测器;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经所述信号放大与采集模块后送入所述数据处理图像显示模块进行信号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2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睡眠监测枕头及睡眠监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备医疗器械消毒功能的医疗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