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接地极入地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02365.3 | 申请日: | 2017-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3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袁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钟祥市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8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接地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极安装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单体接地极入地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常用的接地极均是打桩式的接地极,常常是通过人力将接地极打入地下,对于此种单体接地极,虽然使用蛮力可以将其打入地下,但打入地下时,也常常需要另外一个人扶住它,这样十分危险,在施工过程中,施力人常会有力度的调整,姿势的调整,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到工友,这种作业模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采用这种作业模式施工起来十分不方便,施力人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顾忌扶住接地极的那个施工人员,因此降低了施工效率,并且采用这种方式必须有至少两名施工人员,从而增加了人力成本。此外,采用这种方式,接地极在打入地下的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有效限位,从而导致打入地下后的接地极容易发生偏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减少工伤隐患,方便施工,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并可实现单人施工作业,同时有效防止单体接地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单体接地极入地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单体接地极入地辅助装置,它主要包括有支撑板、支架、调节板和锁定销,所述支架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圆孔,在该支撑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调节板活动卡置在导向槽内,在该调节板上开设有呈排的锁定孔,在导向槽的底部开设有与该锁定孔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锁定销分别插置在相对应的锁定孔和限位孔内,在调节板的前端部设置有推板。
所述推板为弧形。
在所述调节板的后端部还设置有把手。
所述支架通过弹簧翻板铰链呈倾斜状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
所述支撑板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移动调节板可调节推板在圆孔内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直径规格的单体接地极,对单体接地极进行有效固定,无需人工用手扶住,有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可实现单人施工作业;
2、将推板设置呈弧形,可对单体接地极提供很好的支撑,从而保证待入地的单体接地极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或晃动,有效避免了入地施工过程中单体接地极发生偏移的现象;
3、将单体接地极限制在支撑板的圆孔内,在进行入地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站在支撑板外侧进行施工,有效保证了安全施工距离,从而降低了入地施工过程中造成工伤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单体接地极入地辅助装置,它主要包括有支撑板1、支架2、调节板3和锁定销4,所述支架2通过弹簧翻板铰链11呈倾斜状安装在支撑板1的底部,该弹簧翻板铰链11可直接从市面上购买得到,当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通过弹簧翻板铰链11将支架2折叠收起,以减小占用空间,也可将支架2直接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底部。所述支撑板1呈圆形,在该支撑板1上开设有圆孔5,在该支撑板1上设置有导向槽6,所述调节板3活动卡置在导向槽6内,在该调节板3上开设有呈排的锁定孔7,在导向槽6的底部开设有与该锁定孔7相对应的限位孔8,所述锁定销4分别插置在相对应的锁定孔7和限位孔8内,在调节板3的前端部设置有推板9,该推板9为弧形,使得推板9能与单体接地极12很好地贴合,从而保证待入地的单体接地极12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或晃动,在所述调节板3的后端部还设置有把手10,以方便推动调节板3在导向槽6内移动。由图3所示,当需要将单体接地极12打入地下时,只需将该单体接地极12置于支撑板1的圆孔5内,然后调节调节板3在导向槽6内的位置,通过推板9将单体接地极12活动夹置在圆孔5的内侧壁和推板9之间,对单体接地极12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位,接着将锁定销4分别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7和限位孔8内,对调节板3进行锁定,即可开始对单体接地极12进行捶打,将其打入地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钟祥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钟祥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2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