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杆的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1851.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8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成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杆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稳定杆的全称是“横向稳定杆”,又被称作扭杆弹簧,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目的是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杆身的中部,用套筒与车架铰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悬挂的下托臂或减震器滑柱上。
汽车稳定杆一般通过固定机构和车架进行连接,现有的固定机构包括一个呈“U”型的本体,在“U”型本体的两端设有固定部,通过螺栓将固定部与车架连接。现有的固定机构,在长时间使用后,位于固定部内的螺栓很容易从固定部上脱落,造成固定机构脱落的问题,达不到固定稳定杆的目的,并且,用固定机构将稳定杆固定在车架上,稳定杆在固定机构内不停地转动,固定机构与稳定杆之间存在很大的摩擦,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需要对稳定杆的固定机构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现象的存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稳定杆的固定机构,专门针对稳定杆的固定问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扣盖、连接螺栓以及弹性限位圈,所述卡箍包括“U”形部和固定部,所述“U”形部的内侧面设置有“T”形凹槽,所述固定部设置在“U”形部的两端,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扣盖的下侧面设置有卡扣和凹槽二,所述卡扣与卡槽扣合,所述凹槽二与连接螺栓的头部大小一致,所述弹性限位圈设置为“工”字形,所述弹性限位圈的上部嵌入“T”形凹槽内,且其下部的内侧面与“U”形部的内侧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杆通过卡箍固定在车架上,卡箍设置有“U”形部,稳定杆位于卡箍的“U”形部里,“U”形部的两端设置有与车架连接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螺栓通过连接孔使卡箍和车架连接,固定住稳定杆,为了防止长时间使用后,位于固定部内的连接螺栓从固定部上脱落,所以在连接孔两端设置有卡槽,扣盖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固定在固定部上,扣盖内的凹槽二刚好卡住连接螺栓的头部,使连接螺栓不会松动;“U”形部内侧设置有“T”形凹槽,弹性限位圈设置为工字形,工字形上部与“T”形凹槽配合,下部内侧面紧贴“U”形部内侧面,使弹性限位圈在卡箍内不会滑动,并且对稳定杆有限位作用,同时使稳定杆和卡箍不直接接触,减少了摩擦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限位圈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作为优选:所述扣盖的一端设置有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限位圈的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由于聚四氟乙烯的表面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好,使弹性限位圈和稳定杆表面接触,构成滑动工作表面,工作时稳定杆可以在限位圈内自由转动,延长了稳定杆和卡箍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甚至消除摩擦产生的异响;扣盖的一端设置有斜面,能够使拆卸扣盖变得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并且拆装方便,适用于多数情况;2.设置有扣盖,能有效防止长时间使用后,位于固定部内的连接螺栓从固定部上脱落;3.设置有弹性限位圈,对卡箍内的稳定杆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并且能够减少了稳定杆和卡箍之间的摩擦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杆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限位圈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T形凹槽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杆的固定机构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稳定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1、扣盖2、连接螺栓3以及弹性限位圈4,所述卡箍1包括“U”形部11和固定部6,所述“U”形部11的内侧面设置有“T”形凹槽5,所述固定部6设置在“U”形部11的两端,所述固定部6上设置有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的两侧设置有卡槽8,所述扣盖2下侧面设置有卡扣9和凹槽二10,所述卡扣9与卡槽8扣合,所述凹槽二10与连接螺栓3头部大小一致,所述弹性限位圈4设置为“工”字形,所述弹性限位圈4上部嵌入“T”形凹槽5内,且其下部内侧面与“U”形部11内侧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成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义乌成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车架幅翼连接的平衡悬架轴一体式结构
- 下一篇:一种稳定杆冷却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