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1776.0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0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光;卢德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隆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4 | 分类号: | G01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30507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灯 坐标 检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坐标检测支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
背景技术
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尾灯的测量检具,它检测速度块、效率高、操作简便,因此在汽车制造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传统的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由于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故很难在中小企业推广使用,这不仅影响了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销售,也限制了中心企业的快速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适用于B8L尾灯B的测量,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立柱、定位柱和X向下夹紧拉钩,所述立柱上端设置有X方向定位面,所述定位柱侧面设置有Z方向定位孔和Y方向定位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实用性,所述立柱数量有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两端,其中,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立柱的高度相等,且均小于另一侧的一个所述立柱的高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实用性,所述X方向定位面数量也有三个,分别位于三个所述立柱的上端面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实用性,所述定位柱数量有三个,均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后端,其中,三个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均不相等且高度最大的所述定位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表面边缘,另外两个所述定位柱则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后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实用性,所述X向下夹紧拉钩数量有两个,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实用性,所述Z方向定位孔数量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后端的两个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实用性,所述Y方向定位孔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边缘的高度最大的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端。
有益效果在于:该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适合中小企业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X方向定位面;3、Z方向定位孔;4、X向下夹紧拉钩;5、Y方向定位孔;6、立柱;7、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适用于B8L尾灯B的测量,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立柱6、定位柱7和X向下夹紧拉钩4,X向下夹紧拉钩4用于将待检测零件固定在立柱6和定位柱7上,立柱6上端设置有X方向定位面2,定位柱7侧面设置有Z方向定位孔3和Y方向定位孔5,X方向定位面2、Z方向定位孔3和Y方向定位孔5均用于待检测零件的固定,使用时,取被检测零件放置在立柱6和定位柱7上,然后通过X方向定位面2、Z方向定位孔3和Y方向定位孔5对零件进行定位,然后将X方向拉紧挂钩挂在零件上,将被测零件固定在立柱6和定位柱7上即可开始检测零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三坐标检测支架的实用性,立柱6数量有三个,分别位于底板1上表面两端,其中,位于底板1上表面同一侧的两个立柱6的高度相等,且均小于另一侧的一个立柱6的高度,X方向定位面2数量也有三个,分别位于三个立柱6的上端面上,定位柱7数量有三个,均位于底板1上表面后端,其中,三个定位柱7的高度均不相等且高度最大的定位柱7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边缘,另外两个定位柱7则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中部后端,X向下夹紧拉钩4数量有两个,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中部,Z方向定位孔3数量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1上表面中部后端的两个定位柱7的侧面上端,Y方向定位孔5位于底板1上表面边缘的高度最大的定位柱7的侧面上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隆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隆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