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圈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1147.8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腾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腾彩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思霖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炉圈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早已普及千家万户,它常与锅具搭配使用,多用于加热水以及烹饪食物等,能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明火加热。由于燃气灶的灶头的结构特殊,从灶头喷出的火焰在锅具底部集中加热,常常会导致燃气灶上被加热的锅具底部长时间受热不均,不仅影响锅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在烹饪食物时,常会导致食材受热不均,位于锅具中心位置的食材受热时间长,食材过熟过烂,位于锅具边缘的食材受热不足导致食物不熟,使得所烹饪食物的质量不好,口感差。
针对在烹饪食物过程中出现的受热不均匀的情况,现有技术是通过锅铲与锅具搭配使用来解决的,通过锅铲反复翻动、搅动食材,使得食材在锅具内反复运动,同一食材在锅具内所处的位置也不固定,如此,便能够使得锅具内的食材受热相对均匀,来避免出现同一锅具内的食物过烂与不熟的情况。另外,针对上述问题,使用人员在烹饪食物时也会通过旋转挪动锅具,调整锅具的被加热位置,使锅具内的食材被加热均匀。上述两种方式虽能解决使用燃气灶烹饪时锅具受热不均的问题,但同样存在很大的弊端。前者在利用锅铲反复翻动、搅动锅具内的食材的过程中会破坏食材的结构,造成食材内的营养严重流失,还会影响食材的外观。此外,在烹饪一些质软或流质的食材时,不能保证其受热均匀。而后者由于燃气灶接触锅具的部位与锅具之间发生滑动摩擦,而且锅具自身的重量及锅具内食材的重量使得二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增大,进而导致燃气灶接触锅具的部位与锅具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比较困难,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实现锅具的旋转挪动,并且用力旋转挪动锅具时还容易打翻锅具,故通过旋转挪动位于燃气灶上方的锅具的方法实现均匀加热锅具十分不便。而且由于在燃气灶上反复挪动锅具,燃气灶接触锅具的部位与锅具反复摩擦,会使锅具底部表面出现划痕,影响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很难方便快捷地解决在使用燃气灶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出现的加热不均匀以及营养流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圈,以解决现有技术很难方便快捷地解决在使用燃气灶烹饪食材的过程中出现的加热不均匀导致食材营养流失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炉圈,包括:炉圈本体以及滚珠,所述炉圈本体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数量为多个并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炉圈本体上,所述滚珠数量为多个并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滚珠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凹槽。
优选地,所述炉圈本体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所述支撑件上。
优选地,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端盖与所述支撑件铰接;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二凹槽的一面盖合在所述滚珠上时,所述滚珠伸出所述第一凹槽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端盖上设有卡扣,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端盖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配合与所述支撑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炉圈本体的上表面相对下表面倾斜设置,并且倾斜方向为朝向所述炉圈本体的环形中心。
优选地,所述炉圈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炉圈本体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滑槽与滑块,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炉圈本体上,所述滑槽为环形且与所述炉圈本体同轴,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上。
优选地,所述滚珠为不锈钢滚珠。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炉圈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腾彩,未经王腾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