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1104.X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薛林;王丽晶;陈洪亮;陈金观;朱凯亮;周兆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A62C31/00;A62C3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移动式 坍塌 防护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属于消防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仓储物流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仓储物流建筑多为单层或多层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内部货架密集,物料堆放集中,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员内攻灭火难度大,而且货架的坍塌和顶棚的坠落严重威胁着消防员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防队员在执行室内消防任务时,货架或顶棚的坍塌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包括顶部支撑组件1、中间框架组件2、底部移动组件3;所述顶部支撑组件1包括顶部盖板101和弹簧式缓冲机构;所述中间框架组件2对顶部支撑组件1进行支撑,并设有用于推动整个装置行走的手持部位;所述底部移动组件3包括底部框架301和外向轮302,并对中间框架组件2进行支撑;所述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四周具有至少一个供消防队员进出的开放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式缓冲机构包括四周位置上的多个缓冲弹簧102和对应的多个顶部套筒103,其中顶部盖板101内部采取高强度型材十字交叉布置,型材上面铺设一层防护盖板;缓冲弹簧102底座固定在顶部套筒103上,缓冲弹簧102上部与顶部盖板101固定,多个顶部套筒103分别与中间框架组件2的竖梁201和横梁203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呈矩形体结构,所述弹簧式缓冲机构具有4组位于四个角落部位的顶部套筒103。
更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推动整个装置行走的手持部位为设置在竖梁201上的把手202。
再进一步的,中间框架组件2还包括竖粱201、横梁203、中间套筒204、挂钩部件205,上下相邻竖梁之间,及竖粱201和横梁203之间均通过中间套筒204连接;挂钩部件205布置在支架仓体内部两侧的横梁203上,用于挂放或运输消防员随身装备;把手202装置安装在前方竖粱201内侧,方便消防员手推支架行走。
进一步的,在支架正前方的横梁203上装有摄像头206,所述摄像头206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与控制台信号连接,方便后方指挥台实时观察前方火场状况,进行决策指挥。
更进一步的,底部移动组件3包括底部框架301和高承载万向轮302,其中底部框架301上设有竖梁套筒,用于与中间框架的竖梁201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部防护组件4,所述外部防护组件4包括防护拉帘401及其附件402,防护拉帘401通过附件402布置在防护支架左右侧和前侧三个面,防护拉帘里内置阻燃材料,用于隔绝火场辐射热,和防止倒塌的外部尖锐物体对消防员的伤害。
更进一步的,在前侧防护拉帘上分别开设有水枪架设孔208和观察口2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为消防员在内攻灭火或侦察行动中提供安全防护,能有效防止灭火时建筑物倒塌、坠落、爆炸等造成消防官兵的人身伤害。
2)具有图传功能,方便后方指挥台实时观察内部火场情况。
3)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抗冲击力,结构新颖独特,可拆卸组装,携带方便等优点。
4)防护拉帘里内置阻燃材料,不仅能有效隔绝火场辐射热,还可以防止倒塌的外部尖锐物体对消防员的伤害。
5)在前方防护拉帘上分别开设有水枪架设孔和观察口,消防员可以将水枪架在水枪架设孔并通过观察口观察周围火情而实时调整水枪的喷射角度,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
6)挂钩部件布置在支架仓体内部两侧的横梁上,用于挂放或运输消防员随身装备,减轻消防战士的负重,提高消防作战能力,设计巧妙。
7)把手装置安装在前方竖粱内侧,方便消防员手推支架行走,设计周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上班部分的防护拉帘及通其附件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4是弹簧式缓冲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消防用移动式坍塌防护支架的另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