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机房顶吊式观光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01037.1 | 申请日: | 2017-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5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余蓓蓓;顾绍高;金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菱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房顶 观光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房顶吊式观光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钢丝绳曳引机式无机房观光电梯结构通常采用底托式,即将用于提升观光电梯轿厢的钢丝绳悬吊梁放置在轿底下方,从曳引机引出的钢丝绳沿着观光轿厢一侧下垂到轿底悬吊梁处,然后绕过悬吊梁左右两端的滚轮沿着观光轿的另一侧返回到井道上方的绳头梁,最后利用绳头组合件固定改侧钢丝绳。但是使用底托式的观光电梯时,乘客站在轿厢内透过观光玻璃能看到曳引钢丝绳,容易给乘客带来恐惧心理,且影响美观。同时,在结构方面,相同载重的观光电梯,顶吊式比底托式更加紧凑,节省了井道的空间。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顶吊式观光电梯。
专利一种无机房观光梯用上悬挂结构(公布号CN 104512790A),提供一种无机房观光梯用上悬挂结构,固定连接到观光梯上梁上,包括反绳轮组件,所述反绳轮组件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支撑侧板,两个支撑侧板关于反绳轮组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两个所述支撑侧板上侧的外端面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底板;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槽钢。该发明避免了钢丝绳在轿底下方绕绳进而影响轿厢两侧观光效果问题,同时缩短了钢丝绳的使用量,反绳轮的数量由两个变为一个,缩短了悬吊梁,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机械结构,安装调试更方便。但是该专利没有涉及到该上悬挂结构如何与观光梯上梁的具体连接方式。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使曳引钢丝绳在观光电梯的轿顶上方,保证乘客站在轿厢内视野宽阔和电梯占用井道的空间小同时加强反绳轮与观光电梯的连接的无机房顶吊式观光电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顶吊式观光电梯,使曳引钢丝绳在观光电梯的轿顶上方,保证乘客站在轿厢内视野宽阔和电梯占用井道的空间小同时加强反绳轮与观光电梯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机房顶吊式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和轿厢,所述固定架内设有所述轿厢,所述轿厢设有观光玻璃,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上梁,所述上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反绳轮轴,所述反绳轮轴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通孔一侧或两侧的所述反绳轮轴设有第一卡槽,位于所述通孔的一侧或两侧的所述上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一卡块,远离所述通孔的所述反绳轮轴的一端设有反绳轮。所述固定架用于支撑所述轿厢,所述上梁上设有所述反绳轮,可以使曳引钢丝绳放置所述轿厢顶部,使乘客在轿厢内观光视野更加广阔,减少电梯占用井道的空间。使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一卡块目的是,在反复使用观光电梯过程中,防止所述反绳轮轴与所述上梁脱落。也可以同时使用或单独使用螺栓固定所述反绳轮轴和所述上梁。
优选的,所述反绳轮有2个,所述反绳轮关于所述轿厢的顶部中心线对称。可以使观光电梯受力均匀,保持电梯平稳上升或下降。
优选的,所述反绳轮位于所述上梁的两端。更好的保持观光电梯的平衡。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为1个或2个。
优选的,所述反绳轮设有护罩,所述护罩与所述上梁或者所述反绳轮轴中的1个或2个固定连接。为了更加稳固,也可以使所述反绳轮轴穿过所述反绳轮并用螺母固定。避免在反复使用观光电梯过程中,所述反绳轮脱落,即使脱落也不会立即脱离所述轿厢的顶部。
优选的,在所述护罩和所述反绳轮轴相接处的所述护罩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反绳轮轴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匹配的第二卡块。也可以是所述反绳轮轴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护罩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匹配的第二卡块。加强所述护罩与所述反绳轮轴与所述反绳轮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护罩设有凸块,所述上梁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凹槽。可以使所述护罩与所述上梁结合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曳引钢丝绳放置位置,使乘客在轿厢内观光视野更加广阔,在结构方面,相同载重的观光电梯,顶吊式比底托式更加紧凑,节省了井道的空间,同时加强反绳轮与观光电梯的连接从而加固观光电梯与曳引机的连接,加强观光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井道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梁与返转轮的固定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