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9015.6 | 申请日: | 2017-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顾士友;孟令涛;史忠诚;左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峻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中频 感应 加热 设备 | ||
1.一种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外壳(1),移动轮(2),连接螺栓(3),智能预热控制箱(4),中频感应加热器(5),工件预热器(6)和智能控制箱(7),所述的移动轮(2)分别通过连接螺栓(3)安装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外壳(1)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智能预热控制箱(4)通过螺栓连接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外壳(1)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器(5)通过螺栓连接在智能预热控制箱(4)的下部;所述的工件预热器(6)通过螺栓连接在智能预热控制箱(4)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智能控制箱(7)通过螺栓连接在工件预热器(6)的右侧;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器(5)包括一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1),二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2),支架(53),电动机(54),连接支架(55),从动带轮(56),转轴(57),传送带(58)和温度检测器(59),所述的一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1)和二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2)分别通过支架(53)安装在中频感应加热器(5)的内部;所述的电动机(54)通过连接支架(55)安装在中频感应加热器(5)的内部底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带轮(56)通过转轴(57)安装在一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1)和二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2)之间;所述的温度检测器(59)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一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1)和二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2)的上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工件预热器(6)包括工件预热进口(61),预热器(62),工件固定架(63)和工件(64),所述的工件预热进口(61)设置在工件预热器(6)和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外壳(1)的连接处左上侧位置;所述的预热器(6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工件预热器(6)的内部上下两侧位置;所述的工件固定架(63)通过螺栓连接在工件预热器(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工件(64)分别通过弧形固定板(631)放置在工件固定架(63)上;所述的智能控制箱(7)包括温度显示屏(71),控制器(72),预热器控制开关(73),报警器(74)和电动机启动开关(75),所述的温度显示屏(71)镶嵌在智能控制箱(7)的前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控制器(72)通过螺栓连接在智能控制箱(7)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预热器控制开关(73)通过螺栓连接在控制器(72)的左下侧位置;所述的报警器(74)和电动机启动开关(75)并行通过螺栓连接在预热器控制开关(73)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1)的左侧设置一级进料口(5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2)的右侧设置二级进料口(5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1)和二级电磁感应加热筒(52)的内部分别安装线圈(5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54)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主动带轮(5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轮(2)具体采用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轮(2)设置有4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检测器(59)具体采用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检测器(59)设置有4个。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带轮(541)通过传送带(58)的摩擦与从动带轮(56)进行传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器(62)具体采用PTC加热器;所述的预热器(62)设置有2个;所述的温度显示屏(71)具体采用电容式多点触摸屏;所述的控制器(72)具体采用PLC;所述的预热器控制开关(73)和电动机启动开关(75)分别采用电磁控制开关;所述的报警器(74)具体采用防爆声光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峻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峻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90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