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8792.9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李志;原东甲;薛历兴;王登海;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李保平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属于微电网储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已经成为了电网的有益补充。分布式发电倾向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微电网技术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能够通过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以及本地负荷组成的小型配电子网。微电网系统通过分布式发电和输配电技术,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提供了另外一条解决途径,与目前电网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而微电网智能中央控制系统是微电网的核心,对整个微电网的运行过程、状态、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或控制策略自动实现系统实时控制,是微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基础。
微电网中包含了多种电力负荷,系统按照这些电力负荷重要程度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分级。微电网中还包括对母线、开关、输电线路、用电设备进行保护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接触器、静态开关、开关、刀闸与控制部分结合,形成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的执行单元的一部分。微电网中央控制系统是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核心,它的稳定运行和智能化,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是否稳定性、安全、高效的运行。同时信息管理系统也对微电网信息的储存、分析、预警及其发送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影响到微电网是否高效、快捷运行及其是否方便控制管理。
公开号为CN10428330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电网智能中央策略控制系统,包括微电网电气系统和微电网策略控制系统,微电网电气系统包括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环境监测单元、模拟负荷单元、实际负荷单元、通信网络单元、中央策略控制单元,微电网策略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和中央控制处理单元。但是,上述微电网智能中央策略控制系统中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及负荷单元之间的信息联系不够充分,无法应对复杂的用电情况进行适时的优化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电网无法对复杂用电情况进行适时优化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系统以及与储能系统相连的负载系统,与储能系统和负载系统均相连的中央控制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储能系统包括钛酸锂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还包括光伏发电系统以及与光伏发电系统相连的电网变频系统,电网变频系统与储能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均相连;所述电网变频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变压器、防逆流控制器、并网柜;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功率预测模块和负荷预测模块,所述负载系统包括需求侧管理单元。
所述钛酸锂模块包括两个以上的钛酸锂电池组以及与钛酸锂电池组一一对应的充电器,还包括与钛酸锂电池组及充电器相连的储能控制器。
储能控制器上连接有人机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包括能够输入控制参数的操作显示屏。
储能系统还包括与负载系统相连的逆变器。
中央控制系统包括管理控制模块以及与管理控制模块相连的功率预测模块、负荷预测模块、在线状态检测模块、提醒模块,功率预测模块与电网变频系统相连,负荷预测模块与负载系统相连,提醒模块与需求侧管理单元相连。
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云计算中心、预测单元及环境监测处理单元,云计算中心、预测单元及环境监测处理单元均与中央控制系统中的管理控制模块相连。
并网柜包括方向过流保护模块、电流时限速断保护模块、低压低周振荡解列保护模块、同步失步保护模块。
所述负载系统还包括与负载单元相连的报警系统、负载控制器,所述负载控制器与报警系统、需求侧管理单元相连。
所述报警系统包括用来对对应的负载单元进行监测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系统、负载系统,与储能系统和负载系统均相连的中央控制系统;还包括光伏发电系统以及与光伏发电系统相连的电网变频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功率预测模块和负荷预测模块,负载系统包括需求侧管理单元。在负载系统中设置需求侧管理单元(DSM),并与中央控制系统相连接,能够按照设置程序,及时提醒负载单元的启动和停止,负载的运行状况以及负载系统的电力需求等,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及对电能的利用效率,便于中央控制系统根据负载系统及储能系统、电网变频系统的运行状况对整个储能系统进行智能优化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8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