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插芯内孔加工辅助用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8751.X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5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光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44305 | 代理人: | 王今刚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插芯内孔 加工 辅助 用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插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插芯内孔加工辅助用绕线机。
背景技术
光纤陶瓷插芯,又称陶瓷插针体。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精密对中的圆柱体,中心有一微孔,用作固定光纤。它是一种由纳米氧化锆(ZrO2)材料经一系列配方、加工而成的高精度特种陶瓷元件,其孔径、真圆度误差为0.5。所制成的连接器是可拆卸、分类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使光通道的连接、转换调度更加灵活,可供光通系统的调试与维护,工艺技术:(1)纳米氧化锆粉体注射成型材料配方和成形工艺技术;(2)内孔直径为0.125mm、长度为12~15mm的细长微孔成形技术;(3)精度误差为0.1μm的精密陶瓷加工技术;(4)烧结晶粒亚微米化的工艺控制方法;(5)低损耗的光通信部件,其插入损耗≤0.2dB,回波损耗≥40dB。在陶瓷插芯内孔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绕线机,但是现有的陶瓷插芯内孔加工辅助用绕线机存在绕线不均匀,绕线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绕线磨损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插芯内孔加工辅助用绕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插芯内孔加工辅助用绕线机,包括主体和绕线,所述主体由绕线箱和电机箱组成,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绕线电机,所述绕线箱内设置有绕线辊和螺旋辊,所述绕线辊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在所述绕线箱的箱体内壁上,所述绕线辊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电机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绕线辊的另一端在位于所述绕线箱的外部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螺旋辊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在所述绕线箱的箱体内壁上,所述螺旋辊的转轴在靠近传动齿轮的一端在位于绕线箱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同步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同步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绕线辊和螺旋辊平行设置,且绕线辊的长度等于螺旋辊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绕线箱在对应螺旋辊的位置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下边缘开设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槽孔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槽孔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穿线孔,绕线通过穿线孔、螺旋辊缠绕在绕线辊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绕线通过穿线、螺旋辊缠绕在绕线辊上,在绕线电机的转动下带动绕线在绕线辊上缠绕,同时绕线辊上的传动齿轮通过同步齿轮实现螺旋辊转动,螺旋辊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绕线的螺旋状卡槽,在螺旋辊的转动过程中绕线由绕线箱的一端箱另一端移动,从而使得绕线在绕线辊上缠绕均匀。
2、本实用新型绕线在左右的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绕线磨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线箱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箱;2-绕线电机;3-绕线箱;4-绕线辊;5-绕线;6-传动齿轮;7-同步齿轮;8-螺旋辊;9-主体;10-槽孔;11-滑槽;12-滑块;121-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瓷插芯内孔加工辅助用绕线机,包括主体9和绕线5,所述主体9由绕线箱3和电机箱1组成,所述电机箱1内安装有绕线电机2,所述绕线箱3内设置有绕线辊4和螺旋辊8,所述绕线辊4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在所述绕线箱3的箱体内壁上,所述绕线辊4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电机2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绕线辊4的另一端在位于所述绕线箱3的外部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6,所述螺旋辊8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在所述绕线箱3的箱体内壁上,所述螺旋辊8的转轴在靠近传动齿轮6的一端在位于绕线箱3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同步齿轮7,所述传动齿轮6与所述同步齿轮7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光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光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87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