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剂堆密度检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8554.8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3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李江南;施慧娟;王银中;黄志坚;马晓川;刘洋;付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勤诚亦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植物保护检疫站 |
主分类号: | G01N9/36 | 分类号: | G01N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大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密度 检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质量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颗粒剂堆密度检验仪。
背景技术
堆密度是在标准条件下振动或轻击一定数量颗粒时,在标准尺寸容器(一般为量筒)中形成的颗粒层的表观密度。堆密度是颗粒剂化工产品的一个重要参数。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手动操作的木制限位器堆密度测定装置,在振动颠实过程中,手动操作,先将样品提起,举高到一定高度(一般为2.5cm),然后放手,样品跌落到装置底部的橡胶垫上,完成一次振动过程,此过程通常为2s,在测定堆密度时,需多次重复振动过程(一般为50-100次),得到最终的颗粒层表观密度,即堆密度。
手动操作不能精确控制颠实一次所需的时间,影响检验效果,使检验结果出现再现性误差;而且,检验人员需要手动反复将样品提起、放开,如此循环往复,检验人员劳动强度过大,手臂酸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颗粒剂堆密度检测仪,以实现颗粒剂堆密度的精确测定,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颗粒剂堆密度检验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腔体,每个腔体内均设置有固定平台,其中:
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透孔,所述透孔上盖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用于缓冲试验量筒的橡胶垫;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两层用于引导试验量筒上下移动的限位板;
所述固定平台在所述透孔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举所述金属板和试验量筒上下移动的托举装置;
所述腔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夹持试验量筒颈部的夹持装置;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托举装置和夹持装置的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试验量筒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由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对扣形成,所述后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磁力点以固定前限位板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为两个,两个腔体共用一个托举装置,该托举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托举长臂,所述托举长臂的中部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电机,所述托举长臂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能够穿过两个腔体内固定平台上透孔以驱动金属板和试验量筒上下移动的支撑托,所述电机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有竖向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驱动连接所述托举长臂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平台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托举长臂位置的上限位器和/或下限位器,所述托举长臂下边缘至下限位器和所述托举长臂的上边缘至上限位器的竖直距离的最大值均为2.5cm。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矩形,两个腔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正面,两个腔体的中间设置有控制仪表箱,所述控制仪表箱上设置有显示控制屏和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为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5~2.5mm,所述橡胶垫的硬度为35~50IRHD。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支撑板相对设置的平行滑动支撑板和能够驱动所述平行滑动支撑板相对所述固定支撑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支撑板和平行滑动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夹持试验量筒颈部的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板上和平行滑动支撑板上的第一电磁感应金属板和第二电磁感应金属板,所述第一电磁感应金属板连接有两个吸力电磁铁,两个吸力电磁铁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两个吸力电磁铁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弧形开口处均设置有弧形橡胶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勤诚亦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植物保护检疫站,未经北京勤诚亦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植物保护检疫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8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