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全息再现法实现照明的暗场数字显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98320.3 | 申请日: | 2017-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燕;楼宇丽;李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1/10 | 分类号: | G02B21/10;G02B2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息 再现 实现 照明 暗场 数字 显微 装置 | ||
1.一种基于全息再现法实现照明的暗场数字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光学分束镜I(2)、光学分束镜II(11)、扩束镜I(3)、扩束镜II(13)、针孔滤波器I(4)、针孔滤波器II(14)、准直透镜I(5)、准直透镜II(15)、光学反射镜I(6)、光学反射镜II(16)、空间光调制器(7)、暗场聚光镜(8)、实验样品(9)、显微物镜(10)、光电耦合装置(12);
激光器(1)出射的激光照射在光学分束镜I(2)上;光学分束镜I(2)、光学分束镜II(11)、光学反射镜I(6)和光学反射镜II(16)在光学平台上构成一个马赫-增德光路系统,其中光学分束镜I(2)与光学反射镜I(6)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光学分束镜I(2)与光学反射镜II(16)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光学反射镜II(16)与光学分束镜II(11)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光学分束镜II(11)与光学反射镜I(6)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光学分束镜I(2)与光学反射镜I(6)之间依次设有扩束镜I(3)、针孔滤波器I(4)、准直透镜I(5),准直透镜I(5)的前焦面位于扩束镜I(3)的出瞳位置;
光学分束镜I(2)与光学反射镜II(16)之间依次设有扩束镜II(13)、针孔滤波器II(14)、准直透镜II(15),准直透镜II(15)的前焦面位于扩束镜II(13)的出瞳位置;
光学反射镜I(6)与光学分束镜II(11)之间依此设有空间光调制器(7)、暗场聚光镜(8)、实验样品(9)、显微物镜(10),实验样品(9)位于暗场聚光镜(8)的后焦面上,显微物镜(10)的前焦面和实验样品(9)平面重合,光电耦合装置(12)设置在光学分束镜II(11)的后方,并与实验样品(9)为物像共轭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息再现法实现照明的暗场数字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器(1)与光学分束镜I(2)的距离为0.1~0.2m;光学分束镜I(2)与光学反射镜I(6)的距离为1.00~1.10m,光学分束镜I(2)与光学反射镜II(16)的距离为1.50~1.70m,光学反射镜II(16)与光学分束镜II(11)的距离为1.00~1.10m,光学分束镜II(11)与光学反射镜I(6)的距离为1.50~1.70m;扩束镜I(3)与光学分束镜I(2)之间距离为0.15~0.20m,扩束镜II(13)与光学分束镜I(2)之间距离为0.15~0.20m,暗场聚光镜(8)与光学分束镜II(11)之间的距离为0.25~0.3m;光电耦合装置(12)与光学分束镜II(11)之间的距离为0.1~0.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息再现法实现照明的暗场数字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电耦合装置(12)为CCD或CMO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息再现法实现照明的暗场数字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空间光调制器(7)为振幅型或相位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83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盘(一)
- 下一篇:显微镜目镜刻度指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