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生产用漂浮物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97692.4 | 申请日: | 2017-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培兔 |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生产 漂浮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生产用漂浮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纺织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纺织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纺织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在进行线、丝、麻等原材料的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纤维、毛絮等漂浮物,如果对纤维、毛絮等漂浮物收集不当,极容易出现纤维、毛絮等漂浮物飘扬的现象,而且粉尘的表面带有一定的负电荷,容易吸附在机床上或者工人的身上,甚至进入人体的鼻腔,造成身体不适,严重的会损害到人的健康。
现有的在纺织机上使用的收尘装置仅是简单的将吸风机与输尘管相连通,吸尘效率很低,传统的收尘装置还需要经常对内部进行清理。因此,目前的纺织机用收尘装置,存在除尘效率较低和清理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生产用漂浮物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生产用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内筒、轴流风机、第一刷板和第二刷板,所述壳体的内壁下侧沿圆周方向均与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端开口的内筒,内筒的圆周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筛孔,内筒的侧壁下部固定接通有活动贯穿壳体的进气管,所述壳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下部设置有螺旋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滤网,轴流风机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滤网和内筒上侧壁体的转动柱,位于内筒内部的转动柱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内筒内壁相接触的第一刷板,位于滤网下部的转动柱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滤网下表面相接触的第二刷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侧壁体对称固定嵌入有两个连接管,连接管的下部通过卡紧装置连接有收集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套接在连接管下部的卡箍和安装在卡箍的两端的螺栓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侧内壁上部旋转对称设置有一对V型杆,V型杆的弯折处的转动轨迹经过连接管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快速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刷板和第二刷板的表面均固定粘接有若干刷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刷板与内筒的轴线呈15-60°的倾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筒的圆周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筛孔,因此使纤维、毛絮等漂浮物不能轻易通过筛孔,对纤维、毛絮等进行一次过滤,部分通过筛孔溢出的纤维、毛絮等然后被滤网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的提高了对纤维、毛絮等过滤能力,使通过轴流风机的空气较为纯净,提高车间内的空气质量,位于壳体下部的纤维、毛絮等聚集在V型杆的弯折处从而便于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收集袋内,通过松开螺栓组件即可方便卸下收集袋,因此能够方便对收集袋内的纤维、毛絮等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纺织生产用漂浮物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收集装置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培兔,未经黄培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7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粉尘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的木作产品的跨系统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