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利无线网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7681.6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3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华;王文政;宗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鸿飞信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N7/18;G01D21/02;H04L12/931;H04L12/773;H02J7/35;H02S10/1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 无线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网络管理系统,尤其是水利无线网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有些河流由于地理原因,经常发生洪灾,当灾害发生时,河流的主干支流数量复杂,水势湍急,因为闸口来不及关闭而造成重大损失。急需对河流全线进行监控,而河岸的地形复杂,有些河段在无人区,采用传统的有线监控,投入巨大、线路易损、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设、维护成本低,使用可靠的水利无线网监测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
水利无线网监测系统,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无线交换系统、中继无线交换系统、管理系统和监测系统,所述管理系统与核心交换机连接,所述核心交换机与汇聚无线交换系统连接,所述汇聚无线交换系统通过无线网状网与中继无线交换系统连接,所述监测系统与中继无线交换系统连接;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显示屏、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显示屏显示监控图像和水文信息,所述服务器存储监控图像和水温数据,服务器通过网线与核心交换机连接,所述客户端管理网络和水文信息;所述汇聚无线交换系统包括无线交换机和天线,无线交换机通过网线和核心交换机连接,通过馈线与天线连接;所述中继无线交换系统根据设计要求设有多个,相邻的中继无线交换系统通过无线网状网连接,中继无线交换系统包括无线交换机、铁塔和天线,所述铁塔安装在河流边,所述无线交换机和天线均安装在铁塔上,无线交换机通过馈线与天线连接;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摄像机和水文传感器系统,所述摄像机用于监控现场,所述水文传感器系统用于检测水文信息,所述摄像机和水文传感器系统均与无线交换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文传感器系统包括雨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均与串口联网服务器连接,串口联网服务器通过网线与无线交换机连接。
其中,所述中继无线交换系统还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在铁塔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蓄电池与无线交换机和监测系统连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用于无市电的中继无线交换系统。
优选的,所述中继无线交换系统的铁塔高度为35米,所述天线安装高度为31米。
优选的,所述中继无线交换系统之间的距离为15-25公里。
进一步,所述中继无线交换系统的安装数量为每10-15公里内安装2-4套。
其中,所述天线为抛物面天线。
优选的,所述核心交换机为三层交换机。
有选的,所述摄像机为网络高清摄像机。
无线网采用的是公用的2.4G和5.8G频段的无线网状网。无线网状网就是“Mesh”,也称为“多跳”网络。传统的无线局域网里,每个客户端都要通过一条与AP(相当于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相连的无线链路来访问网络,用户间如果要相互通信的话,必须首先访问一个固定的接入点(AP),这种网络称为单跳网络。而在无线网状网中,任何无线设备节点即无线交换机都可以同时作为AP和路由器的接入点,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
无线交换机吞吐量达300Mbps,且每个无线网状网之间可以连接(堆叠),保证了网络的扩充性。无线交换机可以实现15跳以后仍然保留90%,极低的损耗或衰减。无线交换机间的响应延时在固定场景下不大于2ms,在移动场景中不大于5ms。无线交换机还有自动路由链路备援特性,即在网络中有单个甚至多个节点发生故障时,网络会自动选择最优的信号传输路径,保证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在无线网状网里,如果要添加新无线交换机,只需要简单地接上电源就可以了,它可以自动进行自主配置,并确定最佳的多跳无线网状网络传输路径。添加移动设备时,网络能够自主发现拓扑变化,并自主调整通信路由,以获取最有效的传输路径。
无线网状网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分布式以太交换技术”,举例来说,一个4台无线交换机组成的网络架构,可以把它看成一台16口的交换机;换言之,此无线网络架构就是将此台交换机切割成16组设备,分别装上天线,放置在不同地点,组成一个完整的无线网状网络,整个网络只有1个IP,整个网络中的16个节点设备集中管理。采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鸿飞信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鸿飞信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7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