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7256.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2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插座与转接器对接的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一般电连接器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lightning接头,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一般移动市场首个成为主流的正反可插接口,由于插头采用了对称式设计,所以插头的上下两面均分布有相同的针脚。无论用户以何种方向将插头插入接口,其中一组针脚都会同基座中的针脚相连接。目前USB Type-C与Lightning接头采用这种设计。不同的是,Lightning接头的引脚在外面,USB-C接头的引脚则在绝缘体插槽里面。
USB Type-C与Lightning的规格不同、尺寸大小不同,以USB Type-C插座而言,USB Type-C插座内无传输Lightning接头信号的端子, Lightning接头插入USB Type-C插座也无法使用,上述各种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连接的通用串行总线插座及转接器。
通用串行总线插座包括屏蔽外壳、设置于屏蔽外壳内的绝缘本体、多个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上排平板端子及下排平板端子以及多个设置于屏蔽外壳内部一侧的模拟信号端子,绝缘本体一侧包括舌板。
转接器,包括一绝缘主体及多个传输端子,绝缘主体包括一对接端及一转接槽,对接端设置于该绝缘主体一侧,包括一插槽,用以插接该舌板;及转接槽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另一侧,而用以插接一模拟信号插头;及多个传输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上,各传输端子一端延伸至该对接端外侧面,各传输端子接触该模拟信号端子,各传输端子另一端延伸至该转接槽,各传输端子传输模拟信号。
其中,各传输端子一端分别设置于该对接端对应的两外侧面。
其中,该绝缘本体一侧包括一供设置各模拟信号端子的延伸块。
其中,该通用串行总线插座为一Type-C插座电连接器。
其中,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基座,该舌板自该基座一侧延伸。
其中,这些上排平板端子包括多个一端延伸至该舌板上表面的上排平板信号端子、上排平板电源端子及上排平板接地端子。
其中,这些下排平板端子包括多个一端延伸至该舌板下表面的下排平板信号端子、下排平板电源端子及下排平板接地端子。
其中,该模拟信号插头为一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该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包括一舌片、多个设置于该舌片上下表面的上排接触端子及下排接触端子。
其中,各传输端子另一端接触各上排接触端子或各下排接触端子。
借由转接器的转接槽供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插接,再将转接器插入Type-C插座电连接器连接,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的模拟信号通过转接器的多个传输端子,传输至Type-C插座电连接器的模拟信号端子,使Type-C插座电连接器接收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的模拟信号,也就是说,一般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的传输规格无法连接Type-C插座电连接器,本实施新型为设置一转接器,符合Type-C插座电连接器插接规格,转接器一端供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插接,另一端可插入Type-C插座电连接器,提供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通过转接器插接Type-C插座电连接器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具有可将lightning插头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至Type-C插座电连接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前的侧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侧视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转接器
200 通用串行总线插座
300 电连接器组合
400 模拟信号插头
1 绝缘主体
1a对接端
1b转接端
11插槽
12转接槽
2 传输端子
51屏蔽外壳
52绝缘本体
521 舌板
522 延伸块
523 基座
54上排平板端子
55下排平板端子
6 模拟信号端子
81舌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7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眼镜
- 下一篇:一种实用环保型角膜异物刮除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