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省力压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6712.6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8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张晓光;吴鸿雁;张健;纪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省力 压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省力压线器。
背景技术
继电线路的安装,是电气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
继电线路安装时,为了连接牢固及安装便利,需要在连接导线的端部,按上一种叫冷压接线端子的连接件,这种连接件与导线的连接,必须用专用压线钳压紧固,使用压线钳一段时间后,极易造成手及手臂的疲劳,从而影响继电线路的连接质量。
一种携带方便,不易造成手臂疲劳的省力压线器十分受欢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带、操作方便;压线质量高、操作省力的一种省力压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省力压线器,包括长方形底座、加压杆、T型压头、凹模、导向立板、加压杆支座、加压杆支轴、T型压头支轴、支轴挡圈、塑料手柄,其特征在于:在长方形底座的左端的中心线位置固定安装着加压杆支座;加压杆与加压杆支座通过加压杆支轴连接在一起,加压杆可以绕加压杆支轴转动;加压杆臂上开有长孔,T型压头与加压杆,通过T型压头支轴连接在一起,T型压头可以沿着加压杆臂上的长孔左右移动;凹模上表面开有Φ1mm、Φ1.5mm、Φ2mm、Φ2.5mm、Φ3mm的半圆槽,凹模固定安装在长方形底座上,凹模与其上方的T型压头对齐;导向立板安装在凹模外部,与长方形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导向板可以使得T型压头上下移动;支轴挡圈有两个,一个安装在加压杆支轴一端,另一个安装在T型压头支轴一端,支轴挡圈可以防止支轴在轴向方向移动;塑料手柄紧固地安装在加压杆上。
所述长方形底座为厚10mm的钢板制成。
所述加压杆为厚14mm的钢板制成。
所述T型压头为厚12mm的钢板制成。
所述凹模为45号钢板制成。
所述导向立板为壁厚3mm的钢板制成。
所述加压杆支座为45号钢制成。
所述加压杆支轴为45号钢制成。
所述T型压头支轴为45号钢制成。
所述支轴挡圈为标准轴用挡圈。
所述塑料手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携带方便,操作方便。
(2)压线质量高、省力。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长方形底座,2、加压杆,3、T型压头,4、凹模,5、导向立板,6、加压杆支座,7、加压杆支轴,8、T型压头支轴,9、支轴挡圈,10、塑料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省力压线器,包括长方形底座1、加压杆2、T型压头3、凹模4、导向立板5、加压杆支座6、加压杆支轴7、T型压头支轴8、支轴挡圈9、塑料手柄10,其特征在于:在长方形底座1的左端的中心线位置固定安装着加压杆支座6;加压杆2与加压杆支座6通过加压杆支轴7连接在一起,加压杆2可以绕加压杆支轴7转动;加压杆臂上开有长孔,T型压头3与加压杆2通过T型压头支轴8连接在一起,T型压头可以沿着加压杆臂上的长孔左右移动;凹模4上表面开有Φ1mm、Φ1.5mm、Φ2mm、Φ2.5mm、Φ3mm的半圆槽,凹模4固定安装在长方形底座1上,凹模4与其上方的T型压头3对齐;导向立板5安装在凹模4外部,与长方形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导向板5可以使得T型压头3上下移动;支轴挡圈9有两个,一个安装在加压杆支轴7一端,另一个安装在T型压头支轴8一端,支轴挡圈9可以防止支轴在轴向方向移动;塑料手柄10紧固地安装在加压杆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手握塑料手柄,将加压杆向上抬起,把需要安装冷压接线端子的导线放在凹模的相应半圆槽里,然后,手握塑料手柄将加压杆向下按压完成压线过程。
上述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6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下料装载装置
- 下一篇:锦纶6再生粒子输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