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挡护结构的高位边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5111.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钊;谢飞帆;陶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金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2D29/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挡护 结构 高位 边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辅件,特别是一种带挡护结构的高位边沟。
背景技术
傍山公路4依山而建,公路一侧紧邻山体3,另一侧通常是悬崖或陡坎(也可能紧邻山体),公路侧边通常设有挡土墙6,挡土墙6的宽度为0.3-1m宽。如图5所示,现有的傍山公路4的边沟未设置任何防护结构,山体落石、雨水冲刷下来的泥土及枯枝落叶等杂物很容易落入边沟9内,阻塞边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挡护结构的高位边沟。它解决了现有的傍山公路的边沟没有防护结构,容易被落石、泥土、杂物阻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挡护结构的高位边沟,包括沟体;沟体内设有供水流通的内腔,沟体一面侧壁上端连接有挡板,在挡板与山体之间开凿有高位边沟。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挡板与沟体的侧壁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原公路一侧的挡土墙作挡板,在挡板上设有高位沟边侧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透水盖板,透水盖板设在沟体上端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沟体一面侧壁上端连接有挡板,应用时连接有挡板的一面侧壁紧邻山体,以阻挡山体落石,防止雨水冲刷山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可在挡板与山体之间开凿出高位边沟,公路路面雨水和护坡(山体)上的高位雨水通过两条并行的排水路径分别排放,两条排水路径相互隔离,互不干扰。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未设置高位边沟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设置高位边沟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设置高位边沟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现有的傍山公路边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带挡护结构的高位边沟,包括沟体1和透水盖板2。沟体1为横截面呈U形的条形构件,其内设有供水流通的内腔11,其一面侧壁12上端连接有挡板13。透水盖板2安装在沟体1上端开口处。
优选,挡板13与侧壁12一体成型。
简述实施例1的应用:如图2所示,沟体1埋设在傍山公路临山体3一侧的下方,其一侧临山体3,另一侧临傍山公路4。其连接有挡板13的一面侧壁12紧邻山体3,以阻挡山体落石,防止雨水冲刷山体水土流失。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挡板13与山体3 之间开凿有高位边沟5,公路4路面41的雨水由沟体1排放,护坡3上的高位雨水通过上沟体2排放,两条排水路径相互隔离,互不干扰。
简述实施例2的应用:沟体1埋设在傍山公路临山体3一侧的下方,其一侧临山体3,另一侧临傍山公路4。其连接有挡板13的一面侧壁12紧邻山体3,以阻挡山体落石,防止雨水冲刷山体水土流失。傍山公路4路面的雨水由沟体1排放,其对沟体1的截面面积要求相比现有的排水沟可适当降低,沟体1设计的较窄也足以满足路面瞬时排水量要求,节省下来的宽度可用于拓宽路面,提升公路行车安全。山体3(护坡)上的高地势雨水通过高位边沟5排放,其对沟体的截面面积要求相比现有的排水沟亦可适当降低,高位边沟5标高高于傍山公路4路面,便于工作人员站立在清理车上清理沟体。如此,边坡坡长较传统边沟形式的边坡坡长有所减小,即可一定程度上增加边坡的结构稳定。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利用原公路一侧的挡土墙6作挡板,在挡板上设高位沟边侧壁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金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金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5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封式双通道地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