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式导光结构的美发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3983.6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严佑春;邓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2/00 | 分类号: | A45D2/00;A45D2/36;A45D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式导光 结构 美发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发器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导光结构的美发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美发费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项目之一,用于美容美发的各种电子设备也随之应运而生,比较常用的电子设备美发器具等,美发器具主要用于将使用者的头发拉直,在美发器具的使用过程中,美发器具常常设置有用于显示美发器具启动状态的指示灯,当使用者观看到指示灯处于发亮的状态时,就可以得知美发器具处于工作状态;但是由于现有美发器具的导光结构设计不合理,指示灯发出的光在某些角度不能被使用者轻易看到,往往会导致使用者忘记关闭美发器具,造成对电能的浪费,严重这还会烧毁美发器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导光结构的美发器具,改善发光体的出光效果,提升美发器具的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导光结构的美发器具,包括梳体及装设于梳体内的发光体,梳体设有凹槽,发光体显露于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装设有导光片,导光片用于遮盖发光体,导光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导光片设有多个墨点,多个墨点呈矩阵式排列,多个墨点经由丝网印刷的方式或模具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导光片上。
优选地,所述导光片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同向突伸且彼此间隔的两个翅部,沿远离基部的方向,两个翅部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翅部远离基部的一端设有扣片,扣片自翅部的端面突伸而成,基部远离翅部的一端设有延伸片,延伸片自基部的端面突伸而成,梳体设有与凹槽连通的扣槽及导光槽,扣片突伸入扣槽内,延伸片突伸入导光槽内,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槽照射至导光片上。
优选地,所述墨点为圆形,墨点的直径为0.1-0.6mm。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墨点之间的距离为0.1-0.5mm。
优选地,所述导光片贴设有反光膜,反光膜位于导光片与梳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光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导光片内含有散光粉。
优选地,所述导光片设有散光纹,散光纹位于导光片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梳体包括第一本体、装设于第一本体的第二本体及直发部、装设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显露出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开关,直发部突伸出第二本体,发光体位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凹槽自第一本体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直发部、发光体分别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直发部包括装设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烫发部、装设于第一本体与烫发部之间的发热体、装设于烫发部的多个第一突柱、装设于第一本体的多个第二突柱,烫发部抵接于发热体,烫发部设有多个烫发柱,烫发柱、第一突柱及第二突柱均突伸出第二本体,多个第一突柱分别贯穿多个烫发柱,多个第二突柱环绕所有烫发柱设置,第一突柱、第二突柱均突伸出烫发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导光片上,导光片上的多个墨点对光线进行散射,确保导光片的不同区域均发出均匀的光,改善发光体的出光效果,提升美发器具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片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梳体 2—发光体 3—凹槽
4—导光片 5—墨点 6—基部
7—翅部 8—扣片 9—延伸片
11—扣槽12—导光槽13—反光膜
14—第一本体15—第二本体16—直发部
17—控制单元18—开关19—烫发部
21—发热体22—第一突柱23—第二突柱
24—烫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3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