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件、防窜光导光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3534.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件 防窜光导光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发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件、防窜光导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上一般都设有多个用于表示不同功能状态的LED灯,在不同状态下各个LED灯的颜色可不同。通常,作为光源3的LED灯固定装设于PCB板上,采用如图1所示的导光件本体11(包括供光线导入的导入端111和供光线导出的导出端112)将光线传导到面板显示,以给人一种直观的信号显示。导光件本体11一般都是用PC或PMMA等透光性好的塑胶材料通过型腔模具制作而来。笔记本电脑内空间非常拥挤,为了尽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组装方便,多个导光柱连接成一体,由于光线在透明体内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因此才可以将光线从笔记本内部经过一段距离传导到壳体表面来。而由于几个导光柱的间距比较小,光线也就可能从这个灯传导到相邻导光柱的表面,即会发生窜光或光线干扰,从而导致人对电脑状态的误判,为了避免误判,必须防止窜光或将窜光减少到可忽略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件、防窜光导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可防止窜光现象的发生,减小装配空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件,包括导光件本体,所述导光件本体包括供光线导入的导入端和供光线导出的导出端,所述导光件还包括通过注塑形成的不透明塑料层,该不透明塑料层包裹于导光件本体的外部且使得所述导入端和导出端外露。
可选的,所述导光件本体包括直管状结构、弯折管状结构、直柱状结构或者弯折柱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一种防窜光导光装置,包括若干个导光件;
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件本体和不透明塑料层;所述导光件本体包括供光线导入的导入端和供光线导出的导出端,所述不透明塑料层包裹于导光件本体的外部且使得所述导入端和导出端外露。
可选的,所述若干个导光件按照预设的排列方式排列并固定。
可选的,所述导光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若干个导光件分别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每个导光件的不透明塑料层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若干个导光件采用平行排列方式排列。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防窜光导光装置和若干个光源;
所述防窜光导光装置,如上任一所述,其导光件的数量与所述光源的数量相同,每个导光件的导光件本体的导入端与一光源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光源为LED灯。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手机、遥控装置、笔记本电脑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每个导光件的外表面增设了一层不透明塑料层,从源头上杜绝了窜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显示的准确度;在制成由多个导光件组成的导光装置时,可采用双色注塑方式,形成包括有若干个外部包裹有不透明塑料层的导光件且若干个导光件连接成一体的防窜光导光装置,这样可最大化地减小各个导光件之间的间距,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有效减少其在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的占用空间,符合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多个导光件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防窜光导光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示说明:
导光件1、连接件2、光源3、导光件本体11、不透明塑料层12、导入端111、导出端1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为:为有效杜绝窜光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在每个导光件的外表面增设一层不透明塑料层,此时即便与其他导光件距离再近都不会产生窜光;在制成由多个导光件组成的导光装置时,可采用双色注塑方式,形成包括有若干个外部包裹有不透明塑料层的导光件且若干个导光件连接成一体的防窜光导光装置,这样可最大化地减小各个导光件之间的间距,减小整个装置的占用体积,符合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3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缆剥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