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3323.8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5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施享;张伟;施红梅;施健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2;A61L15/46;A61L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层 本实用新型 复合敷料 医用抗菌 吸液层 胶黏剂层 抗菌抑菌 无纺布层 柔软性 透气 吸液 粘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包括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和吸液层,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之间通过胶黏剂层粘接,第一抗菌层表面设有无纺布层,吸液层设置在第二抗菌层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抗菌抑菌、透气、柔软性好的优点,且吸液效率高,有效的缩短的医务人员的处置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随着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今天,新型的创面护理用敷料相对于早期而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多种不同性能的医用敷料可供临床护理人员选用。
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敷料虽然具有吸附和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是其吸液效果差,抗菌抑菌效果差,还有待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 包括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和吸液层,所述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之间通过胶黏剂层粘接,所述第一抗菌层表面设有无纺布层,所述吸液层设置在第二抗菌层表面。
优选的,所述吸液层包括海藻酸纤维膜、活性炭纤维毡和活性炭纤维布,所述活性炭纤维毡设置在海藻酸纤维膜与活性炭纤维布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层由细旦抗菌纤维层和弹力螺旋纤维层复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菌层采用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层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抗菌抑菌、透气、柔软性好的优点,且吸液效率高,有效的缩短的医务人员的处置时间;其中采用的吸液层吸附容量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抗菌性能;采用的第一抗菌层具有抗压、透气、抗菌的功效;采用的第二抗菌层抗菌性好,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另外在无纺布层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敷料的抗菌和抑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液层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 包括第一抗菌层1、第二抗菌层2和吸液层3,所述第一抗菌层1与第二抗菌层2之间通过胶黏剂层4粘接,所述第一抗菌层1表面设有无纺布层5,所述吸液层3设置在第二抗菌层2表面;无纺布层5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9。
本实用新型中,吸液层3包括海藻酸纤维膜6、活性炭纤维毡7和活性炭纤维布8,所述活性炭纤维毡7设置在海藻酸纤维膜6与活性炭纤维布8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抗菌层1由细旦抗菌纤维层和弹力螺旋纤维层复合而成;第二抗菌层2采用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3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