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颤工字轮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2450.6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山;王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朗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8 | 分类号: | B65H75/18;B65H75/14;C23C2/06;C23C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颤 工字轮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丝加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震颤工字轮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镀锌技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方法,由于锌是既易溶于酸,也能溶于碱的两性金属。锌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对钢铁基体来说,镀锌层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其防护性能的优劣与镀层厚度及均匀度关系甚大,锌镀层经钝化处理、染色或涂覆护光剂后,能显著提高其防护性和装饰性。
为了对金属丝起到保护作用,一般都会采用热镀锌的方式在金属丝的表面设置锌层。而在实施过程中,金属丝由线轮上放下时,容易因为放线丝的晃动,导致金属线的震颤,引起进入镀锌池金属丝的不规则摆动,引起锌液池内锌液波动,导致镀锌层不均匀,甚至使得镀锌层中含有气泡或孔洞,更为严重的是,在高温锌液晃动过程中,极有可能导致锌液飞溅,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震颤工字轮放线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线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金属丝绕出工字轮时,工字轮在置轮轴上左右摇摆晃动,金属丝在进入锌液池时震丝、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颤工字轮放线装置,包括工字轮及置轮轴,所述工字轮包括支撑筒及设置在支撑筒两边的轮片,所述工字轮的支撑筒套在置轮轴上,所述工字轮可以在置轮轴上自由转动。
所述置轮轴上还设置了防震颤机构,所述防震颤机构包括支撑筒撑块、与支撑筒撑块固定连接的活动筒及设置在活动筒内的固定筒,所述支撑筒撑块一部分塞进工字轮的支撑筒中,所述支撑筒撑块与工字轮同步转动,所述支撑筒撑块不与置轮轴接触,所述固定筒紧密套接在置轮轴上,所述活动筒与固定筒之间设置滚珠,所述活动筒在固定筒上自由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工字轮两边各设置一个防震颤机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远离工字轮的一端设置固定延伸块,所述固定延伸块套接在置轮轴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延伸块为有伸缩弹性的橡胶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筒和活动筒,有效防止在镀锌过程中工字轮的左右摆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动筒和固定筒之间设置滚珠,有效保证了连接处的运动顺畅。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合理,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颤工字轮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颤工字轮放线装置工字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轮、2:工字轮、3:支撑筒撑块、4:活动筒、5:固定筒、6:固定延伸块、7:滚珠、21:支撑筒、22:轮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震颤工字轮放线装置,包括工字轮2及置轮轴1,所述工字轮2包括支撑筒21及设置在支撑筒21两边的轮片22,所述工字轮2的支撑筒21套在置轮轴1上,所述工字轮2可以在置轮轴1上自由转动。
所述置轮轴1上还设置了防震颤机构,所述防震颤机构包括支撑筒21撑块3、与支撑筒21撑块3固定连接的活动筒4及设置在活动筒4内的固定筒5,所述支撑筒21撑块3一部分塞进工字轮2的支撑筒21中,所述支撑筒21撑块3与工字轮2同步转动,所述支撑筒21撑块3不与置轮轴1接触,所述固定筒5紧密套接在置轮轴1上,所述活动筒4与固定筒5之间设置滚珠7,所述活动筒4在固定筒5上自由转动。
所述工字轮2两边各有一个防震颤机构。
所述固定筒5远离工字轮2的一端设置固定延伸块6,所述固定延伸块6套接在置轮轴1上。
所述固定延伸块6为有伸缩弹性的橡胶圈。
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朗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朗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2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