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量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1216.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马飞英;陈淑曲;刘全稳;鲍祥生;王身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量 测定 岩石 碳酸盐 含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量法快速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实验装置,属于石油及矿产勘探岩心分析测试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是石油地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研究岩石中碳酸盐含量,可以帮助地质人员准确地判断地层岩性,以及为储层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目前传统的碳酸盐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体积法和压力法。这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都是用岩石和盐酸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或压力来计算碳酸盐含量的。由于体积法和压力法都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量,因此对气密性要求严格,结果易受仪器密封性的影响。另外由于体积法测量的气体体积容易受外界温度、压力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因此该测量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压力法由于反应生成的CO2气体并不多,相应的压力较小,使用压力表测量时误差会比较大,且该方法需要建立标准图版,操作过程复杂,因此压力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采用重量法的原理设计仪器,解决了传统压力法和体积法碳酸盐含量测定仪的不足,该仪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分析精度高,便于携带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重量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装置,它利用过量的盐酸与岩石中的碳酸盐反应,生成CO2气体,然后通过计量反应前后物质的重量变化来获得生成的CO2气体重量,最后根据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算出碳酸盐含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量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装置,包括高精度天平、储酸器、反应杯、排气管、阀门、磨口塞、胶塞,所述反应杯置于所述高精度天平上面,所述胶塞塞在所述反应杯的杯口上,所述储酸器置于所述反应杯上面且所述储酸器底部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排气管分别插接在所述胶塞上,所述阀门安装在所述出料管上,所述磨口塞塞在所述储酸器的加料口上。
上述中,所述高精度天平的精度为0.0001g,所述高精度天平为电子天平,可对重量进行归零设置。
上述中,所述储酸器为玻璃容器,容积不小于150ml。
上述中,所述反应杯为玻璃容器,容积不小于250ml。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求取逸出的CO2气体质量来计算碳酸盐含量,由于气体的质量与体积相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数值稳定、可靠;
2、该装置在测定过程中不需要收集产生的气体,无密封容器,不存在漏气的问题,因此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3、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因此携带也非常方便;
4、该装置操作简便,能快速获得岩石中碳酸盐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精度天平;2-反应杯;3-胶塞;4-排气管;5-阀门;6-储酸器;7-磨口塞;8-加料口;9-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量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装置,包括高精度天平1、储酸器6、反应杯2、排气管4、阀门5、磨口塞7、胶塞3,所述反应杯2置于所述高精度天平1上面,所述胶塞3塞在所述反应杯2的杯口上,所述储酸器6置于所述反应杯2上面且所述储酸器6底部有出料管9,所述出料管9与所述排气管4分别插接在所述胶塞3上,所述阀门5安装在所述出料管9上,可控制酸液流入反应杯中,所述磨口塞7塞在所述储酸器6的加料口8上,可阻止储酸器中的液体挥发。
所述高精度天平1的精度为0.0001g,所述高精度天平为电子天平,可对重量进行归零设置。所述储酸器6为玻璃容器,容积为200ml。所述反应杯2为玻璃容器,容积为300ml。
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称量岩石与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获得CO2气体的生成量,从而求得碳酸盐含量。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实验步骤:
1)将储酸器6和反应杯2放在高精度天平1上,然后对高精度天平1进行质量归零设置。
2)将一定量的岩石粉末装入反应杯2中,称得质量为m1。
3)关闭阀门5。
4)取过量的稀盐酸,装入储酸器6中,高精度天平1称得岩石粉末和稀盐酸的质量之和为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1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挥发物连续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