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0949.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4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创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7/282;H01B7/18;H01B7/02;H01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腐蚀同轴电缆,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国家信息化基础的同轴电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电缆的外层一般有护套,即使没有缺陷也有可能渗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水分会透过聚乙烯渗入到电缆内部,使绝缘层受到潮气的侵害。因此,电缆的防水问题是电缆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潮防腐性能好耐腐蚀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腐蚀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铝箔层、金属编织层和护套层,所述内导体为波纹状结构;所述绝缘层包括内层内薄层和外层发泡层,所述内薄层与内导体、发泡层粘接为一体;所述金属编织层和护套层之间还设有由中分子聚异丁烯制成的防水层。
由内薄层将内导体和发泡层粘结为一体,使得电缆在半成品流转搬运的过程中,或成品敷设使用时,内导体和发泡层之间不会因为存在相对位移而形成可以供潮气或水分进入的间隙,提高了电缆的防水防潮性能。中分子聚异丁烯无毒无味,是一种化学性能稳定的半固体物质,作为防水层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编织层和护套层之间,可以使得电缆不易渗入水蒸气及其他气体。防水层与内薄层配合形成双效防水功能。同时,当防水层和内薄层意外出现损伤,水汽渗入时,内导体的波纹状结构与常规圆柱状的内导体相比,水分和酸碱分子沿着内导体表面轴向移动的难度大得多,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波纹状结构阻水和防潮。防水层、内薄层和内导体的波纹状结构三者配合,使得电缆具有优异的防潮防腐性能。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导体的外部还一层密致保护膜,可以进一步防止水分和酸碱分子在径向腐蚀内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为由高压喷枪喷涂的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5-2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内薄层为由聚烯烃料制成的实心粘性绝缘薄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水层、内薄层和内导体的波纹状结构三者配合,使得电缆具有优异的防潮防腐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导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内导体,2为保护膜,3为绝缘层,31为内薄层,32为发泡层,4为铝箔层,5为金属编织层,6防水层,7为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内导体1、绝缘层3、铝箔层4、金属编织层5、防水层6和护套层7。
内导体1为波纹状结构,其外表面还设有一层15微米厚的密致保护膜2,该保护膜2为由高压喷枪喷涂的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可以进一步防止水分和酸碱分子在径向腐蚀内导体1。与常规圆柱状的内导体1相比,波纹状结构可以使得水分和酸碱分子沿着内导体1表面轴向移动的难度大得多,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波纹状结构阻水和防潮。
绝缘层3包括内层内薄层31和外层发泡层32。内薄层31为由聚烯烃料制成的实心粘性绝缘薄层,将内导体1和发泡层32粘结为一体,使得电缆在半成品流转搬运的过程中,或成品敷设使用时,内导体1和发泡层32之间不会因为存在相对位移而形成可以供潮气或水分进入的间隙。
防水层6由无毒无味的中分子聚异丁烯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编织层5和护套层7之间形成。与内薄层31配合形成内外双效防水功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创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创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0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