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0074.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3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坚;刘桂然;徐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000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装配式 钢结构 假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主题乐园工程项目的兴起,假山工程成为该类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假山工程结构体形极为复杂,且存在较多的平面和立面不规则,这种前提造成了假山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为适应假山结构形体和受力的复杂性,假山的主体支撑结构通常采用钢结构,外表覆盖一定规格预先数字放样弯曲的钢筋网片,并表面喷涂混凝土及特殊岩石样面层。既有钢结构假山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常规房屋结构的设计形式,但由于假山体形的复杂性,通常使用大量的非标准化钢构件,这给假山工程的加工制作和安装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一方面由于造成安装的复杂性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另外一方面也延长了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综上所述,在目前大力提倡工业化和装配式的要求下,原有假山的设计形式和方法已经有所落后,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假山设计形式和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结构,以解决既有钢结构假山设计复杂且加工和安装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梁柱结构构件,其设置有横杆和竖杆,并根据结构刚度需要设置有斜向支撑,所述二次结构为用以悬挂假山外皮的次要构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梁柱结构构件采用法兰式高强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梁柱结构构件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加劲板和环向加劲板,并通过法兰式高强螺栓将所述环向加劲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柱脚采用预埋于混凝土基础中的钢埋板焊接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柱脚在混凝土基础上设置有尺寸比柱脚埋板大的的混凝土柱墩,所述柱墩内配置有钢筋,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在柱墩表面预埋柱脚埋板,待柱墩混凝土强度形成后,将带有柱脚加劲板的柱脚钢柱直接与柱墩上的柱脚埋板全熔透坡口焊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结构,包括了对假山外表皮的等高线划分、内部规则化网格布置及杆件间的法兰式连接方式。整个钢结构假山的设计最大程度地采用了规则化和标准化的钢结构杆件布置,便于后续实现假山的程序化设计,且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现场的焊接连接工作量的同时,又由于杆件的标准化又可以方便工厂的加工和制作。通过对法兰式连接的分析和研究,本实用新型中改进过的法兰式连接可以实现刚性连接的效果,从而保证了钢结构假山的抗侧刚度。这种精简和工业化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的形成假山结构,而且由于采用了较小的杆件截面经验证是一种经济性非常高的结构体系,切实满足了目前主题乐园项目中钢结构假山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结构整体山体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梁柱结构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横杆和竖杆的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竖杆柱脚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沿图5中A-A界面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设计方法流程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装配式钢结构假山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00:确定假山的泥塑模型;
步骤S200:对所述泥塑模型进行三维扫描,并得到泥塑模型的数字模型;
步骤S300:对所述数字模型进行处理,并得到假山的等高线;
步骤S400:将假山的各个等高线内退设定距离,形成结构边线,并在等高线投影图上进行平面网格划分;
步骤S500:按照平面网格尺寸线布置梁柱结构构件,根据结构刚度的需要设置斜向支撑,形成假山的主体结构;
步骤S600:在假山主体结构形成后,根据假山外皮的位置和板块规格设置假山二次结构。
如直接采用数字模拟模型,则可以跳过步骤S100和步骤S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0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交易卡
- 下一篇:一种动画透光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