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椅架可稳定调节的躺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9956.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寒;张世洪;王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022 | 分类号: | A47C1/022;A47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99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椅架 弧形导轨 上壁 下壁 挤压 本实用新型 滚轮结构 滚轮组件 躺椅 串动 底架 滑接 滚轮连接 滑动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稳定调节椅架位置的躺椅,具有椅架和底架,所述底架的两侧各配置有一弧形导轨,所述椅架的两侧分别对应配置有滑接于所述弧形导轨的滚轮结构;所述滚轮结构包含滑接于所述弧形导轨的上壁和下壁之间的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含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连接至椅架上的第一连杆;所述椅架可以所述第二滚轮为支点带动所述第一滚轮挤压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以使所述第二滚轮相对所述弧形导轨串动挤压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时,所述第一滚轮可对应挤压所述下壁或所述上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其助于改善串动导致椅架滑动时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椅架可稳定调节的躺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现零重力或零靠墙功能的躺椅,一般包含椅架、底架和驱动装置,底架两侧设置有导轨,椅架两侧对应设置有滑接于导轨的滑轮,驱动装置驱动椅架相对底架滑动进而实现零重力或零靠墙的功能,该类椅架结构例如专利申请CN203829244U所公开的结构。以CN203829244U申请所公开的按摩椅结构为例,由于导轨各位置的尺寸通常会存在一定误差,滑轮与导轨的上壁在某些位置可能存在一定间隙,当椅架相对底架活动时,滑轮可能产生串动,导致椅架滑动不稳定。对于较轻的椅架结构,该串动问题尤为明显,当需要搬动躺椅时,使用者有可能会听到滑轮串动碰撞导轨上壁和下壁的异响。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椅架可稳定调节的躺椅以改善现有的躺椅存在串动问题导致椅架不能稳定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椅架可稳定调节的躺椅,具有椅架和底架,所述底架的两侧各配置有一弧形导轨,所述椅架的两侧分别对应配置有滑接于所述弧形导轨的滚轮结构;所述滚轮结构包含滑接于所述弧形导轨的上壁和下壁之间的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含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连接至椅架上的第一连杆;所述椅架可以所述第二滚轮为支点带动所述第一滚轮挤压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以使所述第二滚轮相对所述弧形导轨串动挤压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时,所述第一滚轮可对应挤压所述下壁或所述上壁。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改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具有连接第一滚轮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二滚轮的第二连接端和连接椅架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两侧,且自第二连接端向第一连接端延伸的方向与自第二连接端向第三连接端延伸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椅架两侧各配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椅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椅架;所述椅架各侧还配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杆或所述第二支杆上的第二滚轮组件,所述第二滚轮组件滑接于所述弧形导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椅架两侧的第一支杆之间或所述椅架两侧的第二支杆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杆上配置有一耳部,所述椅架的下方还配置有滑块式电动推杆,所述滑块式电动推杆的驱动端铰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滑块式电动推杆的滑块端铰接于所述耳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包含有第三滚轮、第四滚轮和将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连接至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的连接端位于第二连杆与第三滚轮的连接端和第二连杆与第四滚轮的连接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椅架的前端铰接有下肢支撑架,所述躺椅还包含有推动下肢支撑架铰接活动的下肢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在椅架相对底架滑动发生串动时,第二滚轮所受的挤压力的方向与第一滚轮所述的挤压力的方向大致相反,使得第一滚轮组件的受力可保持相对稳定,进而有其助于改善串动导致椅架滑动时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9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